基于控制论的高校反腐倡廉机制研究--以天津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1.1.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 | 第8页 |
1.1.2 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形势 | 第8-10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的内容 | 第10-12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综述 | 第13-2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7页 |
2.1.1 反腐倡廉建设 | 第13-14页 |
2.1.2 反腐倡廉机制 | 第14-15页 |
2.1.3 腐败 | 第15页 |
2.1.4 控制论 | 第15-17页 |
2.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22页 |
2.2.1 关于改进反腐倡廉机制的论述 | 第20-21页 |
2.2.2 关于构建反腐倡廉机制途径的论述 | 第21-22页 |
2.3 高校腐败易发环节 | 第22-24页 |
2.3.1 基建环节 | 第22页 |
2.3.2 后勤管理环节 | 第22-23页 |
2.3.3 采购环节 | 第23页 |
2.3.4 科研经费管理环节 | 第23页 |
2.3.5 招生考试环节 | 第23-24页 |
2.3.6 财务管理环节 | 第24页 |
2.4 高校腐败现象的特点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现状分析 | 第26-33页 |
3.1 调查内容及样本情况 | 第26-28页 |
3.2 调查结果统计 | 第28-30页 |
3.2.1 评价性问题方面 | 第28页 |
3.2.2 分析性问题方面 | 第28-29页 |
3.2.3 建设性问题方面 | 第29-30页 |
3.3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不足 | 第30-33页 |
3.3.1 教育预防机制仍需加强 | 第30页 |
3.3.2 领导责任机制落实有待强化 | 第30-31页 |
3.3.3 监督约束机制还有薄弱环节 | 第31-32页 |
3.3.4 考核评价机制还有欠缺 | 第32页 |
3.3.5 惩处追责机制亟待加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发达国家高校廉政建设概述 | 第33-39页 |
4.1 发达国家高校廉政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 第33-37页 |
4.1.1 芬兰 | 第33-34页 |
4.1.2 瑞典 | 第34页 |
4.1.3 德国 | 第34-35页 |
4.1.4 美国 | 第35-36页 |
4.1.5 英国 | 第36-37页 |
4.2 国外高校廉政建设的启示 | 第37-39页 |
4.2.1 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 | 第37页 |
4.2.2 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 | 第37页 |
4.2.3 先进的内部管理水平 | 第37页 |
4.2.4 严格的外部监督管理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基于控制论的高校反腐倡廉机制设计 | 第39-51页 |
5.1 整体框架 | 第39-41页 |
5.1.1 高校反腐倡廉机制的基本构成 | 第39-40页 |
5.1.2 基于控制论高校反腐倡廉机制的架构 | 第40-41页 |
5.2 基本特点 | 第41-42页 |
5.2.1 目标性 | 第41页 |
5.2.2 规律性 | 第41页 |
5.2.3 系统性 | 第41-42页 |
5.3 控制单元 | 第42-51页 |
5.3.1 预先控制单元:教育预防 | 第42-44页 |
5.3.2 同期控制单元:责任落实和监督防控 | 第44-47页 |
5.3.3 反馈控制单元:考核评价 | 第47-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