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车辆平衡肘载荷识别与载荷谱测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动载荷识别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载荷识别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载荷识别工程应用概况 | 第15页 |
·装甲车辆载荷谱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动载荷识别理论与分析方法 | 第17-32页 |
·载荷识别的频域法 | 第17-24页 |
·频响函数矩阵求逆法 | 第17-20页 |
·频响函数矩阵求逆的改进算法 | 第20-22页 |
·模态坐标转换法 | 第22-24页 |
·载荷识别的时域法 | 第24-29页 |
·时域法的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基于脉冲响应的时域载荷识别法 | 第28-29页 |
·时域法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其他载荷识别方法 | 第29-31页 |
·基于小波变换的载荷识别法 | 第30页 |
·分形过程分析的载荷识别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平衡肘标定与载荷识别 | 第32-43页 |
·平衡肘受力分析 | 第32-35页 |
·负重轮受力分析 | 第32-33页 |
·建立平衡肘的受力模型 | 第33-34页 |
·测点的选择 | 第34-35页 |
·平衡肘的标定 | 第35-39页 |
·载荷标定试验 | 第36-37页 |
·标定载荷的相关性 | 第37-38页 |
·标定试验载荷关系模型 | 第38-39页 |
·平衡肘的动载荷识别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平衡肘有限元分析 | 第43-53页 |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43-45页 |
·ANSYS 简介 | 第44页 |
·ANSYS 使用环境 | 第44页 |
·ANSYS 功能 | 第44-45页 |
·应用 ANSYS 对平衡肘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 第45-47页 |
·定义平衡肘的单元类型 | 第45页 |
·定义平衡肘的材料属性 | 第45-46页 |
·对平衡肘进行网格划分 | 第46-47页 |
·平衡肘的有限元计算 | 第47-49页 |
·ANSYS 求解结果及其分析 | 第47-49页 |
·平衡肘的模态分析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编制载荷谱 | 第53-69页 |
·动态随机载荷的测试 | 第53-54页 |
·试验概况 | 第53-54页 |
·测点布置 | 第54页 |
·采集各测点应变—时间历程数据 | 第54页 |
·雨流计数原理 | 第54-56页 |
·编制载荷谱 | 第56-64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58-61页 |
·绘制载荷频次图与累积频次图 | 第61-64页 |
·最大载荷的统计推断 | 第64-68页 |
·载荷分布函数的确定 | 第64-66页 |
·χ~2 分布检验 | 第66-67页 |
·推断最大载荷与最小载荷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3页 |
·总结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