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关于“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2.2 中国与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衡量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2.4 基于引力模型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2.5 文献小结 | 第18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1.3.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1.3.2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9页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1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中国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 | 第22-3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农产品的标准选择 | 第22-23页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页 |
2.1.2 农产品统计标准的选择 | 第22-23页 |
2.2 中国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国家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2.2.1 中国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呈上升趋势 | 第23-24页 |
2.2.2 中国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差异性明显 | 第24-26页 |
2.2.3 中国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农产品出口结构 | 第26-33页 |
2.3 中国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2.3.1 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的农产品出口占中国总农产品出口份额偏小 | 第33-34页 |
2.3.2 中国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 | 第34页 |
2.3.3 中国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农产品出口结构较单一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中国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 | 第36-47页 |
3.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分析 | 第36-38页 |
3.1.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的描述 | 第36页 |
3.1.2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分析 | 第36-38页 |
3.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 | 第38-45页 |
3.2.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的描述 | 第38页 |
3.2.2 总体层面测算结果 | 第38-41页 |
3.2.3 分产品类别层面测算结果 | 第41-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中国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国家农产品出口潜力的实证分析 | 第47-62页 |
4.1 引力模型的构建 | 第47-50页 |
4.1.1 模型来源 | 第47页 |
4.1.2 本文采用的引力模型 | 第47-48页 |
4.1.3 数据来源 | 第48-50页 |
4.2 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 | 第50-55页 |
4.2.1 总体层面估计结果 | 第50-54页 |
4.2.2 产品类别层面估计结果 | 第54-55页 |
4.3 中国农产品对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出口潜力测算 | 第55-61页 |
4.3.1 贸易潜力测算说明 | 第55页 |
4.3.2 总体出口潜力测算 | 第55-57页 |
4.3.3 产品类别层面出口潜力测算结果 | 第57-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2-6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2-67页 |
5.2.1 积极开拓新市场,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 第62-63页 |
5.2.2 提高中国与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 第63-64页 |
5.2.3 积极推进中国和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 第64-65页 |
5.2.4 加强中国与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各层面的农业信息交流合作 | 第65页 |
5.2.5 构建中国-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农产品贸易电商平台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