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光合细菌菌剂研发及其在乳制品浮渣厌氧消化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光合细菌第10-13页
        1.1.1 光合细菌概述第10-11页
        1.1.2 光合细菌的应用研究第11-12页
            1.1.2.1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运用第11-12页
            1.1.2.2 光合细菌生产高性价比有机物的应用第12页
            1.1.2.3 光合细菌制氢的研究第12页
            1.1.2.4 光合细菌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2页
        1.1.3 光合细菌的培养现状第12-13页
            1.1.3.1 温度第12-13页
            1.1.3.2 溶解氧第13页
            1.1.3.3 光源第13页
            1.1.3.4 光照强度第13页
    1.2 乳制品浮渣的来源及其危害第13-14页
        1.2.1 乳制品浮渣的来源第13页
        1.2.2 乳制品浮渣的特性第13-14页
    1.3 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第14-21页
        1.3.1 热法稳定第14页
        1.3.2 碱法稳定第14-15页
        1.3.3 好氧堆肥第15-16页
        1.3.4 好氧消化第16页
        1.3.5 厌氧消化第16-21页
            1.3.5.1 厌氧消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第16-18页
            1.3.5.2 厌氧消化的反应机理第18-19页
            1.3.5.3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第19-21页
    1.4 光合细菌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第21页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1-23页
        1.5.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1页
        1.5.2 研究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光合细菌菌剂研发及其生物学特性第23-45页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23-25页
        2.1.1 实验主要的试剂第23-25页
        2.1.2 实验主要的仪器设备第2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2.2.1 菌源第25-26页
        2.2.2 培养基第26-28页
        2.2.3 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第28页
        2.2.4 光合细菌生长的测定第28页
        2.2.5 分析及检测方法第2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8-44页
        2.3.1 光合细菌的驯化富集第28-30页
        2.3.2 光合细菌菌剂生物学特性研究第30-38页
            2.3.2.1 光合细菌菌剂纯化及其个体形态特征第30-31页
            2.3.2.2 16S rDNA碱基序列分析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31-38页
        2.3.3 光合细菌菌剂生产条件优化第38-44页
            2.3.3.1 光合细菌菌剂培养基改良实验第38-40页
            2.3.3.2 DL-苹果酸对YDEM1的生长影响第40-41页
            2.3.3.3 酵母浸膏对YDEM1的生长影响第41-42页
            2.3.3.4 pH对YDEM1的生长影响第42-43页
            2.3.3.5 接种量对YDEM1的生长影响第43-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乳制品浮渣理化特性及热预处理研究第45-4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3.1.1 浮渣第45页
        3.1.2 实验方法第45-46页
        3.1.3 分析及检测方法第4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3.2.1 不同温度对浮渣可生化性的影响第46页
        3.2.2 浮渣热预处理时间的确定第46-48页
    3.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光合细菌菌剂在浮渣厌氧消化中的应用第49-55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9页
        4.1.1 种子污泥第49页
        4.1.2 厌氧消化装置第49页
        4.1.3 分析方法第4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4.2.1 TS的动态变化第50页
        4.2.2 VS的动态变化第50-51页
        4.2.3 TCOD/SCOD的动态变化第51-52页
        4.2.4 pH值及氨氮的动态变化第52-53页
        4.2.5 产气率及累计产气量的动态变化第53-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页
    5.2 建议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灰尘中有机磷阻燃剂和增塑剂的分布特征研究
下一篇:微电解—自养/异养耦合反硝化工艺及其微生物群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