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一、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研究 | 第10-12页 |
二、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内容 | 第13-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第17-21页 |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与管理变革 | 第17-18页 |
第二节 COSO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内涵 | 第18页 |
第三节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第18-21页 |
一、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 | 第18-19页 |
二、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 第19页 |
三、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机融合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人民银行实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可行性分析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国外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状况 | 第21-25页 |
一、 内部环境 | 第21-22页 |
二、 风险评估 | 第22页 |
三、 控制活动 | 第22-23页 |
四、 信息沟通 | 第23页 |
五、 监督 | 第23-24页 |
六、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人民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 第25-26页 |
一、 人民银行面临的风险种类分析 | 第25页 |
二、 人民银行面临的风险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人民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的可行性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8-50页 |
第一节 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概况 | 第28-30页 |
第二节 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内部控制的现状 | 第30-39页 |
一、 现状调查数据汇总 | 第30页 |
二、 现状的统计分析 | 第30页 |
三、 主成分分析 | 第30-34页 |
四、 总体概况与内部控制评价的关系 | 第34-36页 |
五、 总体概况的两类变量的对应分析 | 第36-39页 |
第三节 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9-50页 |
一、 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 第39-42页 |
二、 控制活动分析 | 第42-44页 |
三、 信息与沟通分析 | 第44-45页 |
四、 风险管理分析 | 第45-48页 |
五、 监控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全面风险管理下的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内部控制模型 | 第50-58页 |
第一节 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内部控制模型的设计 | 第50-55页 |
一、 全面风险管理对构建内部控制模型的内在要求 | 第50-51页 |
二、 全面风险管理对内部控制模型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51-52页 |
三、 内部控制模型的构建 | 第52-54页 |
四、 内部控制模型的有效性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模型构成的八要素 | 第55-58页 |
一、 内部环境 | 第55页 |
二、 目标设定 | 第55-56页 |
三、 事项识别 | 第56页 |
四、 风险评估 | 第56页 |
五、 风险应对 | 第56页 |
六、 控制活动 | 第56-57页 |
七、 信息与沟通 | 第57页 |
八、 监控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构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内部控制体系 | 第58-64页 |
第一节 设置全面风险管理下的内部组织体系 | 第58-59页 |
第二节 运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 | 第59-61页 |
第三节 实行内部控制监督新机制 | 第61-62页 |
第四节 构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 | 第62-64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后续展望 | 第64-6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第二节 后续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