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土壤中的微生物 | 第10-11页 |
1.2 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3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0页 |
2.2 样品采集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第20-23页 |
2.3 biolog 实验 | 第23页 |
2.4 定量 PCR 实验 | 第23-25页 |
2.5 高通量测序 | 第25页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57页 |
3.1 土壤理化性质 | 第27-30页 |
3.1.1 根际土壤酸碱度 | 第27-28页 |
3.1.2 根际土壤碳氮含量 | 第28-29页 |
3.1.3 采样信息 | 第29-30页 |
3.2 尼泊尔黄堇根际微生物数量特征 | 第30-33页 |
3.2.1 根际细菌数量变化特征 | 第30-31页 |
3.2.2 根际古菌数量变化特征 | 第31-32页 |
3.2.3 根际真菌数量变化特征 | 第32-33页 |
3.3 对 11 个样点微生物基因拷贝数的聚类分析 | 第33-34页 |
3.4 Biolog 生态板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分析 | 第34-44页 |
3.4.1 根际土壤 AWCD(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值及多样性指数、利用碳源能力变化情况 | 第34-36页 |
3.4.2 六大类碳源的利用情况 | 第36-44页 |
3.5 相关性分析 | 第44-51页 |
3.5.1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4-48页 |
3.5.2 土壤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与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 第48-50页 |
3.5.3 土壤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 第50-51页 |
3.6 焦磷酸高通量测序 | 第51-57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4.1 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 第57页 |
4.2 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 | 第57-58页 |
4.3 Biolog 生态板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分析 | 第58页 |
4.4 焦磷酸高通量测序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