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机车构造论文--走行部分论文--转向架论文

机车转向架相似结构的模型修正及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1 课题来源第14页
        1.1.2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现状和研究意义第15-17页
    1.3 有限元模型修正与确认技术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1 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有限元模型确认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存在问题与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9-20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转向架相似结构的结构设计第21-32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机车转向架系统结构第21-26页
        2.2.1 转向架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第21-22页
        2.2.2 转向架中各方向力的传递过程第22-23页
        2.2.3 转向架构架的主要结构第23-26页
    2.3 相似理论第26-29页
        2.3.1 相似定理第26-27页
        2.3.2 机械设计中相似理论的应用原则第27-29页
    2.4 转向架相似结构的结构设计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转向架构架相似结构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及试验研究第32-46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转向架构架的有限元建模研究第32-36页
        3.2.1 有限元建模基本步骤第32-33页
        3.2.2 构架实体建模与板单元建模分析对比第33-34页
        3.2.3 子部件连接处节点重合和胶粘连接分析对比第34-36页
    3.3 基于 SIMO 的构架相似结构自由自由模态试验第36-40页
        3.3.1 单点激振频响函数法第36-37页
        3.3.2 构架模态试验考虑因素及频率识别第37-40页
    3.4 基于正交设计的质量随机分布不确定性试验第40-45页
        3.4.1 正交设计法第40-42页
        3.4.2 质量随机分布的构架不确定性试验第42-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基于灵敏度分析法的构架相似结构模型修正及软件实现第46-58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基于灵敏度分析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理论第46-48页
    4.3 构架相似结构振型相关性分析第48-50页
        4.3.1 节点坐标匹配第48-49页
        4.3.2 主要模态试验与仿真振型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4.4 基于灵敏度分析法的构架相似结构模型修正实现第50-56页
        4.4.1 修正参数选取与灵敏度分析第50-53页
        4.4.2 预设仿真的修正迭代识别第53-54页
        4.4.3 基于试验模态参数的修正迭代识别第54-56页
    4.5 模型修正方法的软件实现第56-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基于响应面法的构架相似结构的不确定性正反向估计第58-74页
    5.1 引言第58-59页
    5.2 响应面法的有限元理论及不确定性方法第59-62页
        5.2.1 响应面法的有限元理论第59-61页
        5.2.2 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第61-62页
    5.3 参数正态分布的响应面法的不确定性正反向估计第62-67页
        5.3.1 不确定性正反向估计的计算方法第62-63页
        5.3.2 质量随机分布的构架相似结构有限元分析第63页
        5.3.3 参数正态分布的响应面法的不确定性正向估计第63-66页
        5.3.4 参数正态分布的响应面法的不确定性反向估计第66-67页
    5.4 试验模态频率正态分布的不确定性正反向估计第67-69页
        5.4.1 试验模态频率值正态分布分析第67-68页
        5.4.2 基于试验模态频率的不确定性正反向估计第68-69页
    5.5 基于区间法的不确定性正反向估计第69-73页
        5.5.1 区间多目标计算方法第69-70页
        5.5.2 基于区间法的不确定性正反向估计第70-73页
    5.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6.1 总结第74-75页
    6.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致谢第81-8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水压力情况下地铁管片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试验与分析
下一篇:航天器再入轨迹优化及最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