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11-14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4-24页 |
2.1 资料 | 第14-15页 |
2.1.1 资料来源 | 第14页 |
2.1.2 暴发疫情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2.2 方法 | 第15-16页 |
2.2.1 基本定义 | 第15页 |
2.2.2 评估方案 | 第15-16页 |
2.2.3 评估传播能力与防控措施的指标 | 第16页 |
2.3 模型的构建 | 第16-22页 |
2.3.1 建立无干预的模型 | 第16-17页 |
2.3.2 停课措施对学校和社区疫情影响的SEIAR模型 | 第17-18页 |
2.3.3 隔离措施的SEIAQR模型 | 第18-19页 |
2.3.4 疫苗接种模型 | 第19-20页 |
2.3.5 抗病毒药物干预 | 第20-21页 |
2.3.6 停课措施 | 第21页 |
2.3.7 综合干预 | 第21-22页 |
2.4 参数估计与资料收集 | 第22-23页 |
2.5 数学模拟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4页 |
3 结果 | 第24-46页 |
3.1 学校疫情的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3.2 无干预情况下学校内流感SEIAR模型模拟与评估 | 第25页 |
3.3 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不同停课措施效果 | 第25-31页 |
3.3.1 不同停课措施对学校暴发疫情的干预效果模拟和评估 | 第25-28页 |
3.3.2 不同停课措施对社区流感疫情的干预效果模拟和评估 | 第28-30页 |
3.3.3 不同停课措施对学校和社区流感总疫情的干预效果模拟和评估 | 第30-31页 |
3.4 防控措施的效果 | 第31-38页 |
3.4.1 防控措施的单独实施效果 | 第31-34页 |
3.4.2 两种防控措施联合使用效果评估 | 第34-35页 |
3.4.3 三种防控措施联合使用的效果评估 | 第35-36页 |
3.4.4 四种防控措施联合使用的效果评估 | 第36-37页 |
3.4.5 五种防控措施联合使用的效果评估 | 第37页 |
3.4.6 六种防控措施联合使用的效果评估 | 第37-38页 |
3.5 实际疫情与模拟疫情 | 第38-39页 |
3.6 敏感性分析 | 第39-46页 |
3.6.1 基本再生数 | 第39-42页 |
3.6.2 对其他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42-46页 |
4 讨论 | 第46-52页 |
4.1 不同停课措施对学校和社区疫情的影响 | 第46-47页 |
4.1.1 不同停课措施的整体防控效果 | 第46页 |
4.1.2 停课的阈值和期限长度评估 | 第46-47页 |
4.2 防控措施 | 第47-50页 |
4.2.1 单独使用 | 第47-48页 |
4.2.2 联合使用 | 第48-50页 |
4.3 实际干预效果 | 第50页 |
4.4 敏感性分析 | 第50页 |
4.5 创新性和不足 | 第50-52页 |
4.5.1 创新性 | 第50页 |
4.5.2 局限性 | 第50-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综述 | 第58-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