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M化工公司财务表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2.1 基本理论 | 第22-23页 |
2.1.1 财务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 第22页 |
2.1.2 财务表现能力的概念 | 第22-23页 |
2.1.3 财务表现能力的特征 | 第23页 |
2.2 财务表现能力的基本理论 | 第23-25页 |
2.2.1 财务表现能力的管理流程 | 第23-24页 |
2.2.2 财务表现能力的管理目标 | 第24页 |
2.2.3 财务表现能力风险防范理论 | 第24-25页 |
2.3 财务表现能力评价手段 | 第25-30页 |
2.3.1 财务表现能力定性评价 | 第25-27页 |
2.3.2 财务表现能力定量评价 | 第27-30页 |
3 山西M化工公司财务表现能力的风险因素分析 | 第30-42页 |
3.1 山西M化工公司概述 | 第30-31页 |
3.2 山西M化工公司财务表现能力的外部风险因素 | 第31-33页 |
3.2.1 经济低迷导致的风险因素 | 第31页 |
3.2.2 国家政策导致的风险因素 | 第31-32页 |
3.2.3 产业布局调整带来的风险因素 | 第32-33页 |
3.3 山西M化工公司财务表现能力的内部风险因素 | 第33-42页 |
3.3.1 筹集资金风险和融资成本 | 第33-36页 |
3.3.2 投资风险及决定策略倾向 | 第36-38页 |
3.3.3 资本运营能力及风险管理 | 第38-42页 |
4 山西M化工公司财务表现能力的评价 | 第42-56页 |
4.1 财务表现能力评价维度与指标构建 | 第42-45页 |
4.1.1 评价维度与指标选择原则 | 第42-43页 |
4.1.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3-45页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45-48页 |
4.2.1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 第45-46页 |
4.2.2 确定判断标度 | 第46-47页 |
4.2.3 根据判断标度构建判断矩阵 | 第47页 |
4.2.4 根据数据模型确定本方案的评价权重 | 第47-48页 |
4.2.5 一致性检验 | 第48页 |
4.3 财务表现能力指标评价的标准确定 | 第48-52页 |
4.3.1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评价指标处理 | 第48-50页 |
4.3.2 财务表现能力评价指标标准 | 第50-52页 |
4.3.3 财务表现能力等级的划分 | 第52页 |
4.4 山西M化工公司财务表现能力评价结果 | 第52-56页 |
4.4.1 单项指标评分 | 第52-54页 |
4.4.2 综合分析系数评分 | 第54-55页 |
4.4.3 财务表现能力的评价结果 | 第55-56页 |
5 山西M化工公司财务表现能力的提升对策 | 第56-64页 |
5.1 盈利能力评估等级为“巨警”的提升对策 | 第56-58页 |
5.1.1 注重科研能力,提高经营水平 | 第56页 |
5.1.2 控制成本支出,降低费用消耗 | 第56-57页 |
5.1.3 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投资回报 | 第57-58页 |
5.2 运营能力评估等级为“巨警”的提升对策 | 第58-60页 |
5.2.1 注重信誉管理,减少坏账风险 | 第58-59页 |
5.2.2 加强沟通衔接,优化采购流程 | 第59-60页 |
5.3 偿还资金能力评估等级为“巨警”的提升对策 | 第60-61页 |
5.3.1 根据经营需要,控制筹资数量 | 第60-61页 |
5.3.2 考虑财务风险,配置筹资来源 | 第61页 |
5.3.3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订合理偿债计划 | 第61页 |
5.4 发展能力评估等级为“巨警”的提升对策 | 第61-64页 |
5.4.1 抑制短期行为,追求未来价值 | 第61-62页 |
5.4.2 保持收入增长,稳定增长源泉 | 第62页 |
5.4.3 提升竞争能力,实现战略转型 | 第62-64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4-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附录:专家征询表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