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法烟气脱硫压力式雾化喷嘴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雾化喷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半干法烟气脱硫喷嘴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外雾化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雾化实验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4 雾化喷嘴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雾化对两级喷动半干法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16-29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内循环两级喷动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 | 第16-17页 |
2.3 SO_2脱除过程数学建模 | 第17-21页 |
2.3.1 SO_2反应原理 | 第17页 |
2.3.2 模型假设 | 第17-18页 |
2.3.3 传质模型 | 第18-20页 |
2.3.4 蒸发模型 | 第20页 |
2.3.5 用户自定义函数的调用 | 第20-21页 |
2.4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 第21-23页 |
2.5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2.5.1 石灰浆雾化粒径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2.5.2 石灰浆雾化角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喷嘴雾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5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雾化机理 | 第29-32页 |
3.2.1 液体的破碎过程 | 第29-31页 |
3.2.2 圆柱射流的雾化 | 第31-32页 |
3.3 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3.3.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32页 |
3.3.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32页 |
3.3.3 能量方程 | 第32页 |
3.3.4 气相湍流模型 | 第32-33页 |
3.3.5 组分输运模型 | 第33页 |
3.3.6 液相雾化模型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压力式雾化喷嘴的结构优化 | 第35-52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压力式雾化喷嘴的结构 | 第35-36页 |
4.3 压力式雾化喷嘴的设计 | 第36-37页 |
4.4 喷嘴结构参数对雾化特性的影响 | 第37-44页 |
4.4.1 喷嘴雾化角的公式计算 | 第37-38页 |
4.4.2 喷嘴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8-39页 |
4.4.3 旋流槽数对雾化角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4 喷口长度对雾化角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5 旋流室半径对雾化角的影响 | 第41页 |
4.4.6 喷口直径对雾化角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7 旋流室收缩段角度对雾化角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8 浆液浓度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9 喷口直径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第44页 |
4.5 喷嘴内颗粒相分布特性研究 | 第44-47页 |
4.5.1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4.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4.6 喷嘴壁面磨损特性研究 | 第47-51页 |
4.6.1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47-49页 |
4.6.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9-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