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关于借壳上市动因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关于借壳上市绩效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2 企业借壳上市动因和绩效的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2.1 借壳上市概念 | 第19-21页 |
2.1.1 借壳上市含义 | 第19-20页 |
2.1.2 借壳上市方式 | 第20-21页 |
2.2 借壳上市的动因 | 第21-23页 |
2.2.1 规避IPO上市风险 | 第21页 |
2.2.2 利用优惠政策 | 第21-22页 |
2.2.3 提升企业形象 | 第22页 |
2.2.4 获得协同效应,优化资源配置 | 第22-23页 |
2.3 借壳上市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2.3.1 事件研究法 | 第23-24页 |
2.3.2 财务比率分析法 | 第24-25页 |
2.4 借壳上市动因及其绩效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4.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5-26页 |
2.4.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6页 |
2.4.3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6-27页 |
2.4.4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7-28页 |
3 巨人网络借壳上市的案例介绍及其动因 | 第28-36页 |
3.1 巨人网络公司概况 | 第28-29页 |
3.1.1 巨人网络发展历程 | 第28页 |
3.1.2 巨人网络经营情况 | 第28-29页 |
3.2 巨人网络借壳上市的实施过程 | 第29-31页 |
3.2.1 美股私有化及拆除红筹架构 | 第29-30页 |
3.2.2 寻找优质壳公司 | 第30-31页 |
3.2.3 世纪游轮进行一系列资本运作 | 第31页 |
3.3 巨人网络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 第31-36页 |
3.3.1 “手游化”战略亟需资金支持 | 第31-32页 |
3.3.2 实施全面战略转型 | 第32-33页 |
3.3.3 跨市场估值差异较大 | 第33-35页 |
3.3.4 规避IPO上市风险 | 第35-36页 |
4 巨人网络借壳上市的绩效分析 | 第36-55页 |
4.1 巨人网络借壳上市的财务绩效比较分析 | 第36-50页 |
4.1.1 借壳上市前后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 第36-39页 |
4.1.2 借壳上市前后偿债能力比较分析 | 第39-43页 |
4.1.3 借壳上市前后营运能力比较分析 | 第43-46页 |
4.1.4 借壳上市前后成长能力比较分析 | 第46-50页 |
4.2 巨人网络借壳上市的市场效应分析 | 第50-53页 |
4.2.1 借壳上市后短期内股价暴涨 | 第50-51页 |
4.2.2 借壳上市后长期股价趋于稳定 | 第51-53页 |
4.3 巨人网络借壳上市后的非财务绩效分析 | 第53-55页 |
4.3.1 推进海外兼并抢占市场份额 | 第53页 |
4.3.2 构造“影游联动”泛娱乐生态 | 第53-54页 |
4.3.3 布局全新业务领域 | 第54-55页 |
5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55-5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5.1.1 大力发展主营业务,获得良好财务效应 | 第55页 |
5.1.2 借壳上市加速推进企业战略转型 | 第55-56页 |
5.1.3 业绩对赌协议约束了借壳上市行为 | 第56页 |
5.1.4 创始人在借壳上市前后起到了关键作用 | 第56-57页 |
5.2 启示 | 第57-59页 |
5.2.1 明确借壳上市目的,规范自身借壳行为 | 第57页 |
5.2.2 合理引导并鼓励优质互联网企业在内地借壳上市 | 第57页 |
5.2.3 通过业绩对赌协议约束企业借壳上市行为 | 第57-58页 |
5.2.4 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合理选择借壳上市时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