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其他金融组织论文

HJ公司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投资项目的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引言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第14-15页
        1.2.2 关于风险控制的研究第15-16页
        1.2.3 关于投资活动内部控制的研究第16-18页
        1.2.4 文献述评第18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本文的框架第19-21页
2 企业投资项目内部控制的理论概述第21-31页
    2.1 内部控制的概述第21-23页
        2.1.1 内部控制的含义第21页
        2.1.2 内部控制的要素第21-22页
        2.1.3 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第22-23页
    2.2 投资项目内部控制的概述第23-25页
        2.2.1 投资项目内部控制的含义第23-24页
        2.2.2 投资项目内部控制的目标第24-25页
        2.2.3 投资项目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第25页
    2.3 投资项目内部控制的主要环节第25-28页
        2.3.1 立项的调查与审核控制第25-26页
        2.3.2 方案的审查与决策控制第26-27页
        2.3.3 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控制第27页
        2.3.4 投资后跟踪与评价控制第27-28页
    2.4 投资项目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第28-31页
        2.4.1 委托代理理论第28页
        2.4.2 风险态度论第28-29页
        2.4.3 激励理论第29页
        2.4.4 控制论第29-31页
3 HJ公司投资质子治疗设备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案例介绍第31-42页
    3.1 HJ公司背景概况第31-36页
        3.1.1 HJ公司基本情况介绍第31页
        3.1.2 HJ公司部门人员和业务介绍第31-35页
        3.1.3 HJ公司财务状况介绍第35-36页
    3.2 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项目概况第36-39页
        3.2.1 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项目简介第36-38页
        3.2.2 投资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项目的必要性第38页
        3.2.3 投资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第38-39页
    3.3 HJ公司投资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项目的概况第39-42页
        3.3.1 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投资项目的组织架构第39-40页
        3.3.2 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投资项目的人力配置第40-41页
        3.3.3 HJ公司投资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的业务环节第41-42页
4 HJ公司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投资项目内控问题及原因第42-48页
    4.1 HJ公司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投资项目存在的问题第42-45页
        4.1.1 项目立项调查与审核阶段的内部控制问题第42页
        4.1.2 投资方案审查与决策控制阶段的内部控制问题第42-43页
        4.1.3 投资计划的编制与实施阶段的内部控制问题第43-44页
        4.1.4 投资后跟踪与评价阶段的内部控制问题第44-45页
    4.2 HJ公司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投资项目内控问题的原因探析第45-48页
        4.2.1 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第45页
        4.2.2 风险识别能力不足第45-46页
        4.2.3 控制活动没有紧跟计划的进度第46页
        4.2.4 信息与沟通之间不畅第46页
        4.2.5 监督环节激励不当第46-48页
5 完善HJ公司质子治疗设备产业化投资项目内控的建议第48-52页
    5.1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第48-49页
        5.1.1 综合风险偏好,集体审批投资第48页
        5.1.2 加强员工教育,提高风险意识第48-49页
        5.1.3 修订政策规定,事业待遇留人第49页
    5.2 强化投资项目风险评估工作第49-50页
        5.2.1 “请进来”“派出去”,更新内部控制方法第49页
        5.2.2 明确管理职能,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第49-50页
    5.3 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第50-52页
        5.3.1 合理编制和使用内部报告第50页
        5.3.2 采用自下而上的内部控制制度第50-51页
        5.3.3 加强协调沟通,信息利用最大化第51-52页
6 研究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化视角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巨人网络借壳上市的动因和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