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青龙县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调查分析 | 第17-32页 |
| 2.1 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 第17-18页 |
| 2.1.1 调查目的 | 第17页 |
| 2.1.2 调查对象 | 第17页 |
| 2.1.3 调查方法 | 第17-18页 |
| 2.2 调查内容分析 | 第18-30页 |
| 2.2.1 农村女性劳动力基本情况 | 第18-21页 |
| 2.2.2 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情况 | 第21-27页 |
| 2.2.3 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满意度情况 | 第27-28页 |
| 2.2.4 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预期情况 | 第28-30页 |
| 2.3 调查研究结论 | 第30-32页 |
| 第3章 青龙县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现状与就业预期的联系 | 第32-42页 |
| 3.1 就业行业现状与就业行业预期 | 第32-35页 |
| 3.1.1 年龄与就业行业的关系 | 第32-34页 |
| 3.1.2 文化程度与就业行业的关系 | 第34-35页 |
| 3.2 就业收入现状与就业收入预期 | 第35-38页 |
| 3.2.1 年龄与个人创造收入的关系 | 第36页 |
| 3.2.2 文化程度与个人创造收入的关系 | 第36-37页 |
| 3.2.3 劳动力职业与个人创造收入的关系 | 第37-38页 |
| 3.3 就业地区现状与就业地区预期 | 第38-41页 |
| 3.3.1 年龄与就业地区的关系 | 第39页 |
| 3.3.2 文化程度与就业地区的关系 | 第39-4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青龙县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2-49页 |
| 4.1 存在问题 | 第42-43页 |
| 4.1.1 就业层次不高 | 第42页 |
| 4.1.2 就业收入普遍偏低 | 第42-43页 |
| 4.1.3 就业信息渠道狭窄 | 第43页 |
| 4.1.4 就业技能培训匮乏 | 第43页 |
| 4.2 原因分析 | 第43-48页 |
| 4.2.1 思想观念因素 | 第43-45页 |
| 4.2.2 自身素质因素 | 第45页 |
| 4.2.3 社会环境因素 | 第45-47页 |
| 4.2.4 政策经济因素 | 第47-48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青龙县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对策建议 | 第49-58页 |
| 5.1 政府层面 | 第49-53页 |
| 5.1.1 加强就业引导,增强农村女性就业引领力 | 第49-50页 |
| 5.1.2 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村女性就业承载力 | 第50-51页 |
| 5.1.3 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农村女性就业竞争力 | 第51-52页 |
| 5.1.4 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农村女性就业吸纳力 | 第52-53页 |
| 5.2 社会层面 | 第53-55页 |
| 5.2.1 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农村女性就业信息渠道 | 第53-54页 |
| 5.2.2 加强金融信贷资金支持,促进农村女性就业创业 | 第54-55页 |
| 5.2.3 完善托幼养老配套建设,解决农村女性后顾之忧 | 第55页 |
| 5.3 个人层面 | 第55-57页 |
| 5.3.1 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 第55-56页 |
| 5.3.2 自主谋业创业,实现自身发展 | 第56-5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附录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