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1.1 、外显自尊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 第8-9页 |
1.1.1 外显自尊的概念 | 第8-9页 |
1.1.2 外显自尊的测量 | 第9页 |
1.2 、内隐自尊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 第9-11页 |
1.2.1 内隐自尊的概念 | 第9页 |
1.2.2 内隐自尊的测量 | 第9-11页 |
1.3 、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关系 | 第11-12页 |
1.4 、解释偏向的涵义 | 第12-13页 |
1.4.1 解释偏向的概念 | 第12页 |
1.4.2 解释偏向与归因偏向的联系与区别 | 第12-13页 |
1.5 、解释偏向的研究范式 | 第13-17页 |
1.5.1 延时解释偏向的研究范式 | 第13-14页 |
1.5.2 即时解释偏向的研究范式 | 第14-17页 |
1.6 、自尊与解释偏向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18-19页 |
2.1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19页 |
3、研究方法 | 第19-25页 |
3.1 、被试 | 第19-20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20-22页 |
3.2.1 Rosenberg 自尊量表(RSES) | 第20页 |
3.2.2 内隐联想测验(IAT) | 第20-21页 |
3.2.3 即时解释偏向测验 | 第21页 |
3.2.4 延时解释偏向测验 | 第21-22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22-23页 |
3.4 、研究程序 | 第23-24页 |
3.5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4、结果 | 第25-32页 |
4.1 、不同自尊类型者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及测验版本上的差异分析 | 第25-26页 |
4.2 、不同自尊类型者的延时解释偏向特点 | 第26-28页 |
4.2.1 不同自尊类型者在延时积极解释评定上的差异 | 第27页 |
4.2.2 不同自尊类型者延时消极解释评定差异分析 | 第27-28页 |
4.3 、不同自尊类型者的即时解释偏向特点 | 第28-32页 |
4.3.1 不同自尊类型者反应时的差异分析 | 第28-30页 |
4.3.2 不同自尊类型者即时解释偏向的差异分析 | 第30-31页 |
4.3.3 不同自尊类型者反应认可率的差异分析 | 第31-32页 |
5、讨论 | 第32-34页 |
6、问题与展望 | 第34-35页 |
7、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