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取代苯乙炔单体的合成、手性聚合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4页
    1.1 手性合成及研究第11-14页
        1.1.1 手性化合物及手性合成方法第11页
        1.1.2 对映体组成的表示方法第11-12页
        1.1.3 手性化合物构型的测定第12页
        1.1.4 手性螺旋聚合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1.1.5 过渡金属铑配合物催化合成手性螺旋聚合物第13-14页
    1.2 本课题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1 天然气中 CO2的去除第14-15页
        1.2.2 采油伴生气中 CO2的去除第15页
        1.2.3 化石燃料燃烧尾气中 CO2的去除第15页
    1.3 气体分离膜分离原理及主要特征参数第15-17页
    1.4 气体分离膜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1.4.1 聚砜膜第17-18页
        1.4.2 纤维素膜第18页
        1.4.3 聚二甲基硅氧烷类气体分离膜第18页
        1.4.4 聚酰亚胺类气体分离膜第18-19页
        1.4.5 聚炔类气体分离膜第19-22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第22-24页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2页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页
        1.5.3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22-24页
2 实验部分第24-42页
    2.1 主要试剂及原料第24-25页
    2.2 主要仪器第25-26页
    2.3 实验步骤第26-37页
        2.3.1 单体 VDHPA 的合成第26-30页
        2.3.2 单体 DoDHPA 的合成第30-32页
        2.3.3 单体 PIDHPA 的合成第32-34页
        2.3.4 单体 SiDHPA 的合成第34-37页
    2.4 单体的聚合及共聚第37-40页
        2.4.1 单体 VDHPA 的聚合第37-38页
        2.4.2 单体 DoDHPA 的聚合第38页
        2.4.3 单体 PIDHPA 的聚合第38-39页
        2.4.4 单体 VDHPA 和 DoDHPA 的共聚第39-40页
        2.4.5 单体 PIDHPA 和单体 DoDHPA 的共聚第40页
    2.5 制膜第40-41页
    2.6 单体和聚合物结构性能测试第41-42页
        2.6.1 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试第41页
        2.6.2 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试第41页
        2.6.3 聚合物的螺旋结构测试表征第41页
        2.6.4 聚合物膜的气体透过性能测试第41-4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2-54页
    3.1 氨基硅氧醚的合成方案分析第42页
    3.2 手性聚合机理分析第42-44页
    3.3 单体均聚合第44-47页
        3.3.1 单体均聚收率第44-45页
        3.3.2 均聚聚合物分子量第45页
        3.3.3 均聚聚合物螺旋结构第45-47页
    3.4 单体共聚第47-51页
        3.4.1 共聚收率第47-48页
        3.4.2 共聚分子量第48页
        3.4.3 共聚物的螺旋结构第48-49页
        3.4.4 共聚物表征第49-51页
    3.5 聚合物的溶解性和成膜性第51-52页
        3.5.1 单体均聚聚合物的溶解性和成膜性第51页
        3.5.2 共聚聚合物的溶解性和成膜性第51-52页
    3.6 聚合物膜气体透过性能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 A 化合物的核磁结构表征第58-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波辅助下“一锅法”合成多取代吡咯羧酸乙酯类化合物
下一篇:二维复式晶格光子晶体能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