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电子病历的PACS系统集成及归档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PACS 与电子病历结合归档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3 PACS 归档技术及进展 | 第9-10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2 相关标准和技术介绍 | 第12-18页 |
2.1 DICOM3.0 标准 | 第12-15页 |
2.1.1 DICOM3.0 标准概述 | 第12-13页 |
2.1.2 DICOM3.0 标准主要概念 | 第13-14页 |
2.1.3 DICOM3.0 标准数据结构 | 第14-15页 |
2.2 HL7 标准 | 第15-17页 |
2.2.1 HL7 标准的背景 | 第15-16页 |
2.2.2 HL7 标准体系结构 | 第16-17页 |
2.3 DICOM3.0 与 HL7 之间的联系 | 第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医疗数据库系统设计 | 第18-32页 |
3.1 数据库技术 | 第18-22页 |
3.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 第18-19页 |
3.1.2 医疗数据库 | 第19-21页 |
3.1.3 医疗数据结构分析及系统构架 | 第21-22页 |
3.2 数据库系统构架 | 第22-26页 |
3.2.1 医学影像数据库的构建 | 第22-24页 |
3.2.2 病历及健康档案库的建立 | 第24-26页 |
3.2.3 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 第26页 |
3.3 数据归档设计 | 第26-29页 |
3.3.1 集中存储设计 | 第26-27页 |
3.3.2 分区管理设计 | 第27-29页 |
3.4 备份修复的实现 | 第29-31页 |
3.4.1 RMAN 备份 | 第29页 |
3.4.2 备份实现 | 第29-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系统设计 | 第32-46页 |
4.4 系统总体构架 | 第32-33页 |
4.1.1 文档类型 | 第32页 |
4.1.2 医学影像共享 | 第32-33页 |
4.1.3 影像与病历信息相互参考 | 第33页 |
4.1.4 描述目录信息 | 第33页 |
4.2 医学影像及相关信息的显示 | 第33-35页 |
4.2.1 影像显示流程图 | 第34页 |
4.2.2 DICOM 图像的显示 | 第34-35页 |
4.2.3 相关信息的显示 | 第35页 |
4.3 集成平台 | 第35-37页 |
4.3.1 信息化集成建设历程 | 第35-36页 |
4.3.2 信息化集成分析 | 第36页 |
4.3.3 数据集成平台设计原则 | 第36-37页 |
4.3.4 医学图像与电子病历结合归档 | 第37页 |
4.4 医学影像与电子病历结合归档 | 第37-40页 |
4.4.1 PACS 和 EMR 的结构特点 | 第37-38页 |
4.4.2 综合归档管理的好处 | 第38页 |
4.4.3 实现方法 | 第38-40页 |
4.4.4 患者基本信息交换 | 第40页 |
4.5 用户管理 | 第40-45页 |
4.5.1 访问控制 | 第40-42页 |
4.5.2 基于角色用户权限管理机制 | 第42-43页 |
4.5.3 控制实现 | 第43-44页 |
4.5.4 算法原理 | 第44-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系统实现 | 第46-51页 |
5.1 开发环境 | 第46页 |
5.2 配置环境 | 第46页 |
5.3 功能模块说明 | 第46-50页 |
5.3.1 系统主界面 | 第46-47页 |
5.3.2 数据归档和查询界面 | 第47-50页 |
5.3.3 用户管理界面 | 第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总结 | 第51-52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