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页 |
1.2 本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8-10页 |
1.3 本文基本结构及内容 | 第10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0-11页 |
1.5 关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2 相关理论以及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2.1 贫困概念的演变及启示 | 第20-21页 |
2.1.1 贫困概念以及演变 | 第20-21页 |
2.1.2 由贫困概念所得启示 | 第21页 |
2.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第21-22页 |
2.3 动态调整机制 | 第22-23页 |
3 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 | 第23-40页 |
3.1 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标准发展过程 | 第23页 |
3.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方法 | 第23-26页 |
3.3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定模型(ELES 模型) | 第26-32页 |
3.3.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 第26-27页 |
3.3.2 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定 | 第27-32页 |
3.4 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联动因子分析 | 第32-38页 |
3.5 有关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结论 | 第38-40页 |
4 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动态调整 | 第40-48页 |
4.1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 第40-43页 |
4.1.1 对低保标准与物价类指标联动的评析 | 第40-42页 |
4.1.2 对低保标准与收入类指标联动的评析 | 第42-43页 |
4.1.3 动态调整机制联动指标的选择 | 第43页 |
4.2 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 第43-46页 |
4.2.1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度内调整 | 第43页 |
4.2.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度间调整 | 第43-46页 |
4.3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预测 | 第46-48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4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5.2.1 提高保障层次,建立合理的标准调整联动机制 | 第48-49页 |
5.2.2 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保障项目的衔接工作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