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24页 |
1.1 概述 | 第7-8页 |
1.2 膨润土概述 | 第8-16页 |
1.2.1 膨润土的晶体结构 | 第8-9页 |
1.2.2 膨润土的工艺特性 | 第9-11页 |
1.2.3 交联膨润土 | 第11-15页 |
1.2.4 膨润土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负载型金催化剂的研究 | 第16-22页 |
1.3.1 金催化剂的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3.2 制备方法 | 第18-21页 |
1.3.3 载体对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2-24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 第24-28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4-25页 |
2.2 催化剂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2.3 载体和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28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26页 |
2.3.2 比表面积及孔径的测试 | 第26-27页 |
2.3.3 热重差热分析(TGA-DSC) | 第27页 |
2.3.4 固体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27页 |
2.3.5 ICP-AES 测试 | 第27页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页 |
2.3.7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7页 |
2.3.8 X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28页 |
第3章 钛柱撑膨润土负载纳米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28-40页 |
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30页 |
3.1.1 膨润土的制备 | 第28-29页 |
3.1.2 Au/TiO_2的制备 | 第29页 |
3.1.3 Au/Ti-MBen 的制备(M=Na-LBen、alkali-Ben) | 第29-30页 |
3.1.4 Au-Ti/ alkali-Ben 的制备 | 第30页 |
3.2 活性测试 | 第30-33页 |
3.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3-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以铝钛复合交联膨润土为载体的催化剂的研究 | 第40-50页 |
4.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41页 |
4.1.1 Au/Al-alkali-Ben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页 |
4.1.2 Au/Al-Ti-alkali-Ben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41页 |
4.1.3 Au-Al-Ti 交联膨润土的制备 | 第41页 |
4.2 活性测试 | 第41-43页 |
4.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3-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稀土元素掺杂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50-59页 |
5.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0-51页 |
5.1.1 Au-Ti-Ce/alkali-Ben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0页 |
5.1.2 Au-Ti-La/alkali-Ben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0-51页 |
5.1.3 Au-Ti-Ce-La/alkali-Ben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页 |
5.2 活性测试 | 第51-54页 |
5.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4-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60页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