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产能过剩背景下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19页
        1.2.1 产能过剩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4-16页
        1.2.2 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6-18页
        1.2.3 煤炭产业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页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20-21页
        1.4.1 主要工作第20页
        1.4.2 可能的创新点第20-21页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21-22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2-25页
    2.1 概念界定第22-23页
        2.1.1 产能过剩概念界定第22页
        2.1.2 产业转型升级概念界定第22-23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3-25页
        2.2.1 产业发展理论第23-24页
        2.2.2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第24-25页
第3章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状况及成因分析第25-38页
    3.1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分析第25-31页
        3.1.1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第25-30页
        3.1.2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比较分析第30-31页
    3.2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状况分析第31-35页
        3.2.1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问题表现第31-34页
        3.2.2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特征分析第34-35页
    3.3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第35-38页
        3.3.1 从市场失灵角度分析第35-36页
        3.3.2 从政府失灵角度分析第36-38页
第4章 产能过剩背景下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分析第38-45页
    4.1 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分析第38-40页
        4.1.1 扶植新兴主导产业模式第38页
        4.1.2 延伸产业链模式第38-39页
        4.1.3 市场自由选择模式第39页
        4.1.4 产业集聚模式第39-40页
    4.2 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劣势及可行模式分析第40-45页
        4.2.1 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分析第40-42页
        4.2.2 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劣势分析第42-43页
        4.2.3 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可行模式分析第43-45页
第5章 产能过剩背景下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第45-57页
    5.1 扶植新兴主导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路径分析第45-50页
        5.1.1 基于比较优势指标的转型升级路径分析第45-47页
        5.1.2 基于比较优势指标的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第47-48页
        5.1.3 扶植新兴主导产业模式案例分析——以晋城市为例第48-50页
    5.2 延伸产业链模式的转型升级路径分析第50-57页
        5.2.1 基于产业关联指标的转型升级路径分析第51-53页
        5.2.2 基于产业关联指标的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第53-54页
        5.2.3 延伸产业链模式案例分析——以潞安集团为例第54-57页
第6章 产能过剩背景下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建议第57-61页
    6.1 将去产能与转型升级同步并举第57-58页
    6.2 按企业产能选择转型升级路径第58页
    6.3 坚持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投入第58-59页
    6.4 发挥龙头企业的以点带面作用第59-61页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1、结论第61-62页
    2、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S管理在某服装企业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考虑安全可靠性的跨区域输电投资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