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创新点和不足 | 第11-13页 |
1.4.1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1页 |
1.4.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 第13-18页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3-15页 |
2.1.1 金融结构理论 | 第13-14页 |
2.1.2 金融抑制和深化理论 | 第14-15页 |
2.1.3 金融约束理论 | 第15页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15-18页 |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第15-16页 |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16页 |
2.2.3 不完全竞争理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现状 | 第18-26页 |
3.1 湖北省农村经济增长现状 | 第18-20页 |
3.1.1 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3.1.2 湖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3.2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第20-26页 |
3.2.1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3.2.2 湖北省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第四章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第26-35页 |
4.1 实证研究方法介绍 | 第26-30页 |
4.1.1 单位根检验 | 第26-27页 |
4.1.2 协整检验 | 第27-28页 |
4.1.3 误差修正模型 | 第28-29页 |
4.1.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29-30页 |
4.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0页 |
4.2.1 指标选取 | 第30页 |
4.2.2 来源 | 第30页 |
4.3 实证分析过程 | 第30-35页 |
4.3.1 单位根检验 | 第30-31页 |
4.3.2 协整检验 | 第31-32页 |
4.3.3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 第32-33页 |
4.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3-34页 |
4.3.5 结论性评价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湖北省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和影响 | 第35-39页 |
5.1 湖北省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 | 第35-37页 |
5.1.1 内在原因:存在小农经济模式及其相关的借贷行为 | 第35-36页 |
5.1.2 直接原因:农村金融市场低效率 | 第36页 |
5.1.3 制度原因:政府服务的缺位 | 第36-37页 |
5.2 湖北省农村金融抑制的影响 | 第37-39页 |
5.2.1 农村金融总体规模不足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 第37页 |
5.2.2 农村金融体系结构失衡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 第37-38页 |
5.2.3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 第38-39页 |
第六章 促进湖北省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对策 | 第39-42页 |
6.1 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 | 第39页 |
6.2 完善金融结构,建立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 第39-40页 |
6.3 提高金融效率,培育高效运行的农村金融市场 | 第40页 |
6.4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建立高质量的政府服务体系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