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13-2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1.2 造纸污泥的来源及组成 | 第13-15页 |
| 1.2.1 造纸污泥来源 | 第13-14页 |
| 1.2.2 造纸污泥组成 | 第14-15页 |
| 1.3 造纸污泥的传统处理方式 | 第15-16页 |
| 1.4 造纸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 第16-23页 |
| 1.4.1 生物精炼 | 第16-19页 |
| 1.4.2 填料化利用 | 第19-21页 |
| 1.4.3 潜在应用方向 | 第21-23页 |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 1.5.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1.5.2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1.5.3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2 造纸污泥制备外墙涂料基础配方的研究 | 第25-34页 |
| 2.1 引言 | 第25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 2.2.1 实验原料 | 第25页 |
|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 2.2.3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 2.3.1 OCC生化污泥组分对涂料性能影响的分析 | 第27-29页 |
| 2.3.2 涂料基础配方的探究 | 第29-31页 |
| 2.3.3 不同填料对涂料性能影响的分析 | 第31-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造纸污泥制备外墙涂料基础配方的优化 | 第34-41页 |
| 3.1 引言 | 第34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 3.2.1 仪器设备与原辅材料 | 第34-35页 |
| 3.2.2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 3.3.1 流平剂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3.2 消泡剂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3.3 乙二醇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3.4 涂料全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改善造纸污泥外墙涂料透水性的研究 | 第41-52页 |
| 4.1 引言 | 第41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 4.2.1 原辅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41-42页 |
| 4.2.2 涂料制备方法 | 第42页 |
| 4.2.3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 4.3.1 众力防水剂对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4.3.2 AKD对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4.3.3 石蜡乳液对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 4.3.4 不同防水组分配用对涂膜透水性的影响 | 第46页 |
| 4.3.5 搅拌时间对涂膜透水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3.6 基料和绢云母粉对涂膜透水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 4.3.7 涂料全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 4.3.8 涂料表观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5 造纸污泥与市政污泥共混制备外墙涂料的研究 | 第52-62页 |
| 5.1 引言 | 第52页 |
| 5.2 实验部分 | 第52-56页 |
| 5.2.1 原辅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52-54页 |
| 5.2.2 污泥预处理 | 第54页 |
| 5.2.3 涂料的制备 | 第54页 |
| 5.2.4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 5.3.1 市政污泥和造纸污泥的基本特性 | 第56-57页 |
| 5.3.2 混合比对涂料触变指数的影响 | 第57-58页 |
| 5.3.3 混合比对涂料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 5.3.4 混合比对涂料接触角与透水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 5.3.5 市政污泥对涂料其他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总结与建议 | 第62-64页 |
| 6.1 总结 | 第62页 |
| 6.2 创新点 | 第62页 |
| 6.3 建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