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问责的法律规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网络问责的基本理论 | 第10-17页 |
1.1 网络问责与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1.2 网络问责的特征 | 第12-13页 |
1.2.1 匿名性 | 第12页 |
1.2.2 高效性 | 第12-13页 |
1.2.3 大众性 | 第13页 |
1.3 网络问责动态运行模式 | 第13-17页 |
1.3.1 网络问责线索来源——网络快速曝光 | 第14页 |
1.3.2 网络问责助推动力——网民广泛参与 | 第14-15页 |
1.3.3 网络问责真相展露——问责信息汇集 | 第15-16页 |
1.3.4 网络问责成功保障——权力部门介入 | 第16-17页 |
2 网络问责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23页 |
2.1 网络问责主体素质不高 | 第17-18页 |
2.2 网络问责信息真实存疑 | 第18-20页 |
2.3 网络问责法律界限模糊 | 第20-21页 |
2.4 网络问责对接机制缺乏 | 第21-23页 |
3 网络问责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23-28页 |
3.1 有利于保障问责地位 | 第23-24页 |
3.2 有利于保护问责对象 | 第24-25页 |
3.3 有利于引导网络环境 | 第25-26页 |
3.4 有利于完善责任行政 | 第26-28页 |
4 完善网络问责法律规制的构想 | 第28-35页 |
4.1 厘清网络问责法律规制基本原则 | 第28-30页 |
4.1.1 权责一致原则 | 第28-29页 |
4.1.2 责任比例原则 | 第29页 |
4.1.3 依法问责原则 | 第29页 |
4.1.4 问责平等原则 | 第29-30页 |
4.2 构建网络问责法律规制具体对策 | 第30-35页 |
4.2.1 网络问责法律规制的起点:划分权责界限 | 第30-31页 |
4.2.2 网络问责法律规制的基础:实现信息公开 | 第31-32页 |
4.2.3 网络问责法律规制的深入:协调权利冲突 | 第32-34页 |
4.2.4 网络问责法律规制的保障:建立对接机制 | 第34-35页 |
5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