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H无穷观测器的锂电池剩余电量估计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分析第13-18页
        1.2.1 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第13-15页
        1.2.2 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5-16页
        1.2.3 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锂电池剩余电量SOC估计策略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1 剩余电量SOC的定义第18页
        1.3.2 影响SOC估计精度的因素第18-19页
        1.3.3 电池SOC常用的估计策略的分析第19-21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锂电池特性实验研究第23-32页
    2.1 锂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原理第23页
    2.2 实验平台和方法第23-24页
    2.3 锂电池充放电性能第24-29页
        2.3.1 锂电池的容量第25页
        2.3.2 充放电性能第25-29页
        2.3.3 锂电池的内阻第29页
    2.4 开路电压和剩余电量的关系第29-31页
    2.5 本章小节第31-32页
第3章 锂电池建模与模型参数辨识第32-45页
    3.1 常见的锂电池模型第32页
        3.1.1 等效电路模型第32页
        3.1.2 电化学模型第32页
    3.2 整数阶电池模型与分数阶电池模型第32-36页
        3.2.1 建立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第32-34页
        3.2.2 建立分数阶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第34-36页
    3.3 模型参数的辨识第36-43页
        3.3.1 基于充放电物理特性的经典离线辨识方法第36-40页
        3.3.2 基于最小二乘法(LS)方法的辨识方法第40-43页
    3.4 本章小节第43-45页
第4章 基于H无穷观测器的SOC估计方法第45-71页
    4.1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第45-46页
    4.2 H无穷观测器第46-61页
        4.2.1 非线性H无穷观测器第46-52页
        4.2.2 分数阶H无穷观测器第52-57页
        4.2.3 非脆弱性分数阶H无穷观测器第57-60页
        4.2.4 分数阶观测器的数值化应用第60-61页
    4.3 H无穷观测器性能评估第61-70页
        4.3.1 非线性H无穷观测器的实验验证与讨论第61-65页
        4.3.2 非脆弱性观测器的实验验证与讨论第65-70页
    4.4 本章小节第70-71页
第5章 基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SOC估计平台第71-85页
    5.1 系统硬件介绍第71-74页
        5.1.0 主控芯片简介第71-72页
        5.1.1 电压采集电路第72-73页
        5.1.2 电流采集电路第73-74页
        5.1.3 温度采集电路第74页
    5.2 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第74-77页
        5.2.1 BMS的应用需求分析第74-75页
        5.2.2 μC/OS-Ⅱ内核结构分析第75-76页
        5.2.3 μC/OS-Ⅱ在S12P架构上的移植与例程第76-77页
    5.3 系统软件设计第77-84页
        5.3.1 主程序设计第78页
        5.3.2 电池参数采集子程序第78-80页
        5.3.3 数据通信子程序第80页
        5.3.4 SOC估计子程序第80-82页
        5.3.5 LCD显示子程序第82-83页
        5.3.6 软件工程结构与任务优先级第83-84页
    5.4 本章小节第84-85页
结论第85-87页
    全文总结第85-86页
    研究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附录1 分数阶系统与连续频率分布模型等价定理证明第92-94页
附录2 实时操作系统mC/OS-Ⅱ具体移植代码第94-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路跨越安全防护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电能质量联网数据综合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