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4 预备知识 | 第14-16页 |
| 第2章 具有抗体免疫和治愈率的HIV-1病毒感染模型 | 第16-28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模型建立 | 第16-17页 |
| 2.3 系统解的正性及有界性 | 第17-18页 |
| 2.4 基本再生数与平衡点 | 第18-20页 |
| 2.5 全局稳定性分析 | 第20-26页 |
| 2.6 数值模拟 | 第26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3章 具有抗体免疫和病毒衰退的双时滞HIV-1病毒感染模型 | 第28-41页 |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 3.2 模型建立 | 第29页 |
| 3.3 模型的适定性 | 第29-32页 |
| 3.4 基本再生数与平衡点 | 第32-33页 |
| 3.5 病毒的衰退对感染平衡点的影响 | 第33-34页 |
| 3.6 无感染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第34-36页 |
| 3.7 感染平衡点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 | 第36-40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具有潜伏感染和双时滞的HIV-1病毒动力学模型 | 第41-56页 |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 4.2 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 4.3 无感染平衡点E0的稳定性分析 | 第43-47页 |
| 4.4 感染平衡点E*的稳定性分析 | 第47-52页 |
| 4.5 数值模拟 | 第52-55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