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人格权的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一、人格权的理论概述 | 第13-15页 |
(一) 人格权的涵义 | 第13-14页 |
(二) 国内外人格权保护的历史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二、我国人格权的属性之争 | 第15-19页 |
(一) 宪法属性说 | 第15-16页 |
(二) 民法属性说 | 第16-17页 |
(三) 双重属性说 | 第17-18页 |
(四) 笔者观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宪法人格权与民法人格权的关系 | 第19-24页 |
一、宪法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 | 第19-20页 |
二、宪法人格权和民法人格权的互动 | 第20-22页 |
三、宪法人格权和民法人格权的区别 | 第22-24页 |
(一) 权利内容不同 | 第22页 |
(二) 义务主体不同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宪民法中人格权保障的不足及宪法救济路径 | 第24-35页 |
一、宪法人格权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24-27页 |
(一) 宪法文本规范中的不足 | 第24-26页 |
(二) 宪法司法适用性的缺乏 | 第26-27页 |
二、民法人格权保障机制的局限性 | 第27-29页 |
(一) 民法文本中规范的不足 | 第27-28页 |
(二) 民法保障人格权的固有局限 | 第28-29页 |
三、人格权保障的宪法救济路径 | 第29-35页 |
(一) 人格权的合宪性解释的性质界定 | 第29-30页 |
(二) 人格权的合宪性解释的现实必要性 | 第30-32页 |
(三) 人格权的合宪性解释的适用原则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