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山东半岛自然地理概况 | 第10-12页 |
1.2.1 地理位置 | 第10-11页 |
1.2.2 地质地貌 | 第11页 |
1.2.3 气候水文 | 第11-12页 |
1.2.4 波浪潮汐 | 第12页 |
1.3 粘土矿物 | 第12-14页 |
1.3.1 高岭石 | 第13页 |
1.3.2 绿泥石 | 第13页 |
1.3.3 伊利石 | 第13页 |
1.3.4 蒙脱石 | 第13-14页 |
1.4 粘土矿物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5 粘土矿物的提取 | 第14-16页 |
1.5.1 沉降法 | 第14-15页 |
1.5.2 离心法 | 第15-16页 |
1.6 粘土矿物的特性 | 第16-18页 |
1.6.1 粘土矿物的吸附性 | 第16-17页 |
1.6.2 粘土矿物的吸水性 | 第17页 |
1.6.3 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性 | 第17页 |
1.6.4 粘土矿物的光学性 | 第17-18页 |
1.7 粘土矿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7.1 粘土矿物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18页 |
1.7.2 粘土矿物在土壤净化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7.3 粘土矿物在大气净化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8 粘土矿物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9 X射线衍射技术 | 第20-22页 |
1.9.1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 第21页 |
1.9.2 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 | 第21-22页 |
1.10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粘土矿物的样品来源及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2.1 样品采集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2.2.1 化学试剂及来源 | 第23-24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2.2.3 粘土矿物的分散与提取 | 第24页 |
2.2.4 粘土矿物的定向制片与饱和处理 | 第24-25页 |
2.2.5 粘土矿物的X射线衍射测试 | 第25页 |
2.2.6 粘土矿物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25页 |
2.2.7 粒度分析 | 第25-26页 |
2.3 粘土矿物的鉴定 | 第26-30页 |
2.3.1 粘土矿物的物相分析 | 第26-27页 |
2.3.2 粘土矿物的定量分析 | 第27-28页 |
2.3.3 粘土矿物中伊利石结晶度的测定 | 第28页 |
2.3.4 粘土矿物中伊利石的化学成分 | 第28-30页 |
第三章 X射线衍射测试条件对粘土矿物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0-39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电流(功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步进扫描之预置时间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步进扫描之步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 连续扫描之扫描速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6 连续扫描之采样宽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39-50页 |
4.1 表层样粘土矿物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4.2 钻孔1302粘土矿物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4.3 钻孔1302粘土矿物微形貌和成分分析 | 第41-44页 |
4.4 钻孔1302粒度分析结果 | 第44-46页 |
4.5 钻孔1302粒度与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的相关性 | 第46页 |
4.6 分析讨论 | 第46-50页 |
4.6.1 粘土矿物的标识意义 | 第46-47页 |
4.6.2 钻孔1302粘土矿物的环境意义 | 第47页 |
4.6.3 气候条件和物源等因素的影响 | 第47-48页 |
4.6.4 水动力对粘土矿物沉积特征的影响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2页 |
工作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基金项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