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一、夫妻共同债务概述 | 第10-14页 |
| (一) 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 | 第10-11页 |
| (二) 夫妻共同债务的性质 | 第11-12页 |
| (三) 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特征 | 第12-14页 |
| 1. 夫妻共同债务发生时间的不特定性 | 第12页 |
| 2. 夫妻共同债务发生原因的多样性 | 第12-13页 |
| 3. 夫妻共同债务义务主体的复杂性 | 第13-14页 |
| 二、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相关规定及理解 | 第14-17页 |
| (一)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相关规定 | 第14-16页 |
| 1. 《婚姻法》的相关规定 | 第14页 |
| 2. 婚姻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 第14-16页 |
| (二) 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存在的两种标准 | 第16-17页 |
| 1. 认定标准一——“用于共同生活”标准 | 第16页 |
| 2. 认定标准二——“推定规则”标准 | 第16-17页 |
| 三、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17-21页 |
| (一) 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 (二) 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8-21页 |
| 1.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与《婚姻法》第41条相冲突 | 第18页 |
| 2. 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及范围界定不明确 | 第18-19页 |
| 3. 日常家事代理权的缺失 | 第19-20页 |
| 4. 夫妻共同债务的证明责任分配不科学 | 第20-21页 |
| 四、完善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建议 | 第21-27页 |
| (一) 明确界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 第21-22页 |
| (二) 明确日常家事代理范围 | 第22-23页 |
| (三) 建立夫妻约定财产登记公示制度 | 第23-24页 |
| (四) 根据公平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证明责任 | 第24-26页 |
| 1. 举债人主张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 | 第25页 |
| 2. 债权人主张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 | 第25-26页 |
| (五) 建立夫妻分居债务制度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 致谢 | 第32-33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