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信息传播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一、对消防安全信息概念的研究 | 第13页 |
二、关于消防安全信息传播价值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对于消防安全信息传播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3页 |
一、消防安全信息及其传播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消防安全信息的主要类型 | 第16-21页 |
三、消防安全信息传播的主要类型 | 第21-23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消防安全信息传播要素、过程及效果 | 第24-40页 |
第一节 消防安全信息传播要素及其特点 | 第24-32页 |
一、尴尬的“枪手”:传播者 | 第25-27页 |
二、危险的“子弹”:消防安全信息 | 第27-28页 |
三、曲折的“膛线”:传播媒介 | 第28-30页 |
四、变幻的“靶位”:受众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消防安全信息传播的过程 | 第32-36页 |
一、消防安全信息传播的常规过程 | 第33-35页 |
二、消防安全信息传播的非常规过程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消防安全信息传播的效果 | 第36-40页 |
一、预期效果 | 第37-38页 |
二、实际效果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消防安全信息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68页 |
第一节 组织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一、传播主体合力不足 | 第41-42页 |
二、受众主体地位易被忽视 | 第42-43页 |
三、传播实际效果易受多方因素干扰 | 第43页 |
第二节 人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49页 |
一、对传播主体要求高 | 第45页 |
二、受众参与度差 | 第45-46页 |
三、容易易产生负面舆情 | 第46-49页 |
第三节 大众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60页 |
一、社会责任感缺失 | 第53-54页 |
二、传播媒介的拓展较为滞后 | 第54-58页 |
三、传播效果碎片化 | 第58-60页 |
第四节 消防安全信息传播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 第60-68页 |
一、国民消防安全意识较差 | 第60-63页 |
二、消防安全信息传播活动“性价比”低 | 第63-64页 |
三、消防安全信息传播教育体系不完善 | 第64-68页 |
第四章 关于改进消防安全信息传播的对策 | 第68-96页 |
第一节 改进消防安全信息组织传播的对策 | 第68-73页 |
一、政府主导明确传播主体责任 | 第68-70页 |
二、提升受众主体意识 | 第70-71页 |
三、改进手段消除不利因素 | 第71-73页 |
第二节 改进消防安全信息人际传播的对策 | 第73-78页 |
一、加强职业教育提高主体素质 | 第73-74页 |
二、打造人际传播“意见领袖” | 第74-76页 |
三、加强负面舆情管控 | 第76-78页 |
第三节 改进消防安全信息大众传播的对策 | 第78-91页 |
一、建立传播秩序、巩固“战斗堡垒” | 第78-79页 |
二、拓展全媒体平台 | 第79-86页 |
三、开拓市场化运作模式 | 第86-91页 |
第四节 消防安全信息传播未来发展趋势 | 第91-96页 |
一、政府主导模式将长期存在 | 第91页 |
二、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将继续拓展 | 第91-92页 |
三、新媒体作用将逐步凸显 | 第92-96页 |
结语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