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表 | 第4-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28页 |
1.1 土壤复合污染 | 第13-15页 |
1.1.1 复合污染的概念与分类 | 第13-14页 |
1.1.2 土壤中存在的复合污染物 | 第14页 |
1.1.3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交互作用及特点 | 第14-15页 |
1.2 三种抗生素与铜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 第15-18页 |
1.2.1 土霉素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1.2.2 恩诺沙星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 第16页 |
1.2.3 磺胺二甲嘧啶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1.2.4 Cu 的理化性质及形态 | 第17页 |
1.2.5 复合污染对生物的作用机理 | 第17-18页 |
1.3 抗生素与 Cu 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及危害 | 第18-20页 |
1.3.1 抗生素的应用及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生态毒性 | 第18-19页 |
1.3.2 土壤中 Cu 的残留及危害 | 第19-20页 |
1.3.3 土壤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 第20页 |
1.4 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及作用 | 第20-23页 |
1.4.1 土壤微生物的组成 | 第20-21页 |
1.4.2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 第21页 |
1.4.3 氮循环及氮循环微生物 | 第21-23页 |
1.4.3.1 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 | 第22页 |
1.4.3.2 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 | 第22-23页 |
1.5 常用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1.5.1 平板计数法 | 第23页 |
1.5.2 Biolog 微孔板法 | 第23页 |
1.5.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第23-24页 |
1.5.4 磷脂脂肪酸技术(Phospholipids fatty acids,PLFA) | 第24-25页 |
1.5.5 末端限制性片度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 第25页 |
1.5.6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 | 第25-26页 |
1.5.7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 | 第26页 |
1.5.8 荧光定量 PCR 方法 | 第26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41页 |
2.1 药品试剂 | 第28页 |
2.2 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2.3 供试材料 | 第29-31页 |
2.3.1 土壤采集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9页 |
2.3.2 试剂配制 | 第29-30页 |
2.3.3 培养基配制 | 第30-31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31-40页 |
2.4.1 土壤染毒 | 第31页 |
2.4.2 土壤中菌类的计数 | 第31-33页 |
2.4.2.1 土壤稀释液的制备 | 第32页 |
2.4.2.2 细菌的计数 | 第32页 |
2.4.2.3 真菌的计数 | 第32页 |
2.4.2.4 放线菌的计数 | 第32页 |
2.4.2.5 土壤含菌量的计算 | 第32-33页 |
2.4.3 土壤功能微生物基因表达丰度的分析 | 第33-40页 |
2.4.3.1 土壤总 DNA 的提取 | 第33-34页 |
2.4.3.2 amoA 基因的普通 PCR 扩增 | 第34-36页 |
2.4.3.3 目的片断的纯化 | 第36页 |
2.4.3.4 连接转化 | 第36-37页 |
2.4.3.5 质粒的提取 | 第37页 |
2.4.3.6 质粒的鉴定 | 第37-38页 |
2.4.3.7 标准品的制备 | 第38页 |
2.4.3.8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8-40页 |
2.4.3.9 样品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 第40页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66页 |
3.1 OTC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41-46页 |
3.1.1 OTC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1.2 OTC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3.1.3 OTC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3.2 ENR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46-52页 |
3.2.1 ENR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3.2.2 ENR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3.2.3 ENR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第50-52页 |
3.3 SM2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52-58页 |
3.3.1 SM2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52-54页 |
3.3.2 SM2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3.3.3 SM2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3.4 三种抗生素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氨氧化微生物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 第58-66页 |
3.4.1 土壤总 DNA 的提取 | 第58页 |
3.4.2 amoA 基因的普通 PCR 扩增 | 第58-59页 |
3.4.3 定量标准品的鉴定 | 第59页 |
3.4.4 定量标准曲线 | 第59-61页 |
3.4.5 OTC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功能微生物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 第61-63页 |
3.4.6 ENR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功能微生物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3.4.7 SM2 和 Cu 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功能微生物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4 讨论 | 第66-70页 |
4.1 三种抗生素和 Cu 对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研究 | 第66-68页 |
4.1.1 三种抗生素和 Cu 对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毒性差异分析 | 第66-67页 |
4.1.2 细菌、真菌、放线菌对三种抗生素和 Cu 胁迫的敏感程度分析 | 第67-68页 |
4.2 三种抗生素和 Cu 对 AOB 和 AOA 的 amoA 基因拷贝数的影响研究 | 第68-70页 |
4.2.1 三种抗生素和 Cu 对 AOB 和 AOA 的 amoA 基因毒性差异分析 | 第68-69页 |
4.2.2 AOB 和 AOA 的 amoA 基因对三种抗生素和 Cu 胁迫的敏感程度分析 | 第69-70页 |
5 结论 | 第70-71页 |
6 创新之处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