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1.1 细菌群体感应简介 | 第10-11页 |
1.2 细菌 QS 信号分子的调控机制 | 第11-15页 |
1.2.1 革兰氏阴性菌的 LuxI/R 型信号系统 | 第11-13页 |
1.2.2 革兰氏阳性菌中小分子多肽介导的信号系统 | 第13-14页 |
1.2.3 LuxS/AI-2 型信号系统 | 第14页 |
1.2.4 AI-3/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型信号系统 | 第14-15页 |
1.3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3.1 天然非肽类 QSIs: | 第15-16页 |
1.3.2 人工合成非肽类 QSIs: | 第16-19页 |
1.3.3 AIPs 结构类似物: | 第19-20页 |
1.4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优势与展望 | 第20-22页 |
第2章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 第22-44页 |
2.1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 | 第22-24页 |
2.2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合成 | 第24-40页 |
2.2.1 N-磺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24-30页 |
2.2.2 实验部分 | 第30-40页 |
2.3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活性评价 | 第40-44页 |
2.3.1 活性评价方法和结果 | 第40-42页 |
2.3.2 活性评价结果讨论 | 第42-44页 |
第3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附图 | 第51-8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