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学论文--外力作用论文--风化作用论文

黑方台红层泥岩的风化作用及其古风化壳特征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黄土—基岩不整合类型第12-13页
        1.2.2 黄土—基岩不整合的结构第13-17页
        1.2.3 黄土—基岩不整合与滑坡的关系第17-19页
    1.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第21-26页
    2.1 地形地貌第22页
    2.2 地层岩性第22-23页
    2.3 地质构造与地质历史第23-24页
    2.4 水文地质条件第24-25页
    2.5 滑坡灾害特征第25-26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样品第26-32页
    3.1 典型剖面选取及样品采集第26-28页
        3.1.1 红层泥岩球状风化第26-27页
        3.1.2 红层泥岩古风化壳第27-28页
    3.2 硬度试验第28-29页
    3.3 粒度试验第29-30页
    3.4 SEM/EDS试验第30-31页
    3.5 XRD试验第31-32页
第四章 红层泥岩的风化作用第32-43页
    4.1 粒度分析第32-34页
        4.1.1 岩土体定名第32-33页
        4.1.2 粒度频率及累积曲线特征第33-34页
    4.2 微观结构第34-40页
        4.2.1 微观结构形貌第34-36页
        4.2.2 孔隙性第36-40页
    4.3 主量元素第40-41页
    4.4 粘土矿物第41页
    4.5 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红层泥岩古风化壳特征第43-59页
    5.1 强度特征第43页
    5.2 粒度分析第43-47页
        5.2.1 岩土体定名第43-45页
        5.2.2 粒度频率及累积曲线特征第45-47页
    5.3 微观结构第47-54页
        5.3.1 微观结构形貌第47-51页
        5.3.2 孔隙性第51-54页
    5.4 主量元素第54-55页
    5.5 粘土矿物第55-56页
    5.6 小结第56-59页
第六章 研究红层泥岩风化的意义第59-65页
    6.1 红层泥岩球状风化第59页
    6.2 古风化壳分带特征第59-62页
        6.2.1 1~第61页
        6.2.2 2~第61-62页
    6.3 古风化壳与滑坡的关系第62-65页
        6.3.1 黑方台滑坡的主控因素分析第63页
        6.3.2 古风化壳与滑坡类型第63-65页
第七章 结论第65-68页
    7.1 主要结论第65-66页
    7.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柔性覆铜板用聚酰亚胺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下一篇:鞍山—本溪地区含铁建造的三维空间展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