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浅埋暗挖隧道穿越既有结构物的影响及其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4 本文研究的手段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现场资料调研 | 第14页 |
1.4.2 数值仿真分析研究 | 第14页 |
1.4.3 模型试验研究 | 第14-16页 |
第2章 莞惠城际隧道下穿既有结构物基本特征 | 第16-25页 |
2.1 工程背景概况及水文地质 | 第16-18页 |
2.1.1 工程背景 | 第16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2.1.3 工程地质 | 第16-17页 |
2.1.4 水文地质 | 第17-18页 |
2.2 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概况 | 第18-19页 |
2.3 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概况 | 第19-23页 |
2.3.1 建筑物概况 | 第19-21页 |
2.3.2 房屋病害资料的搜集分析 | 第21-23页 |
2.4 安全控制基准的拟定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线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 第25-47页 |
3.1 隧道下穿东莞东南联络线数值分析 | 第25-37页 |
3.1.1 计算方案拟定 | 第25-30页 |
3.1.2 隧道开挖下洞内位移分析 | 第30-31页 |
3.1.3 隧道开挖下初支受力分析 | 第31-33页 |
3.1.4 隧道开挖下铁路线沉降分析 | 第33-35页 |
3.1.5 数值模拟与现场施工对比 | 第35-37页 |
3.2 隧道下穿广深一、二、四线数值分析 | 第37-45页 |
3.2.1 计算方案拟定 | 第37-40页 |
3.2.2 隧道开挖下洞内位移分析 | 第40-41页 |
3.2.3 隧道开挖下初支受力分析 | 第41页 |
3.2.4 隧道开挖下铁路线沉降分析 | 第41-43页 |
3.2.5 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 | 第43-45页 |
3.3 铁路沉降控制措施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 第47-73页 |
4.1 数值模拟分析 | 第47-63页 |
4.1.1 计算方案拟定 | 第47-49页 |
4.1.2 工况一分析 | 第49-53页 |
4.1.3 工况二分析 | 第53-56页 |
4.1.4 工况三分析 | 第56-59页 |
4.1.5 工况四分析 | 第59-62页 |
4.1.6 工况分析小结 | 第62页 |
4.1.7 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 | 第62-63页 |
4.2 模型试验研究 | 第63-70页 |
4.2.1 模型试验相似关系 | 第63-64页 |
4.2.2 模型试验材料 | 第64-66页 |
4.2.3 模型试验概况 | 第66-68页 |
4.2.4 试验成果分析 | 第68-70页 |
4.3 房屋沉降控制措施 | 第70-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