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分段路甶框架下的负载均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负载均衡算法的研究第14-18页
        1.2.2 混合SDN网络的研究第18-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20-2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第21-31页
    2.1 SDN架构第21-25页
        2.1.1 SDN转发模型第21-24页
        2.1.2 SDN的局限性第24-25页
    2.2 分段路由转发架构第25-30页
        2.2.1 优势分析第25-27页
        2.2.2 基于SDN的分段路由转发架构第27-30页
        2.2.3 分段路由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第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kLink架构及其负载均衡问题的研究第31-61页
    3.1 kLink分段路由设计第31-38页
        3.1.1 kLink-ID标签设计第31-35页
        3.1.2 kLink转发架构设计第35-37页
        3.1.3 kLink-ID的优势分析第37-38页
    3.2 分段路由架构的负载均衡问题第38-42页
        3.2.1 网络模型设定第38-39页
        3.2.2 问题定义第39-41页
        3.2.3 问题NP难的分析第41-42页
    3.3 LSFSR算法设计第42-49页
        3.3.1 设计思想第42页
        3.3.2 目标链路与流量的选择第42-43页
        3.3.3 局部空间的定义第43-44页
        3.3.4 链路替换评价准则第44-45页
        3.3.5 LSFSR算法描述第45-46页
        3.3.6 算法的可行性分析第46-49页
        3.3.7 算法复杂度分析第49页
    3.4 标签转换算法第49-51页
    3.5 实验设置与实验方法第51-60页
        3.5.1 对比算法的选择第51页
        3.5.2 网络拓扑的选择第51-52页
        3.5.3 链路容量的设计第52页
        3.5.4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52-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混合分段路由架构及其负载均衡问题的研究第61-77页
    4.1 混合网络架构设计第61-65页
        4.1.1 混合路由分析第61-62页
        4.1.2 混合路由架构设计第62-65页
    4.2 混合网络模型设定第65-67页
        4.2.1 网络与流量模型第65页
        4.2.2 基于混合路由的优化问题(HR-JPS问题)第65-67页
        4.2.3 问题NP难的证明第67页
    4.3 RRJD算法的设计第67-72页
        4.3.1 近似比分析第68-72页
    4.4 实验设置与实验方法第72-76页
        4.4.1 对比算法与网络拓扑第72页
        4.4.2 评价参数第72-73页
        4.4.3 实验对比第73-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5.1 工作总结第77-78页
    5.2 未来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型的JavaScript Web应用的自动化测试研究
下一篇:协议无关网络编程方法研究及其环境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