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理论回顾 | 第12-20页 |
(一)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17页 |
(二)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7-20页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一) 心理契约 | 第20页 |
(二) 新录用公务员 | 第20-21页 |
(三)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 | 第21页 |
(四)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培育 | 第21-22页 |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2-2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培育的重要性 | 第25-31页 |
一、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的特殊性 | 第25-27页 |
(一) 当前新录用公务员的特征 | 第25-26页 |
(二)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的特殊性 | 第26-27页 |
二、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培育的必要性 | 第27-31页 |
(一)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培育的价值 | 第27-29页 |
(二) 忽视心理契约培育的负面影响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现状的调查 | 第31-41页 |
一、 调查的方法 | 第31-32页 |
(一) 问卷的编制 | 第31-32页 |
(二) 被试 | 第32页 |
(三) 实施过程 | 第32页 |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2-41页 |
(一) 问卷调查结果 | 第32-33页 |
(二) 问卷结果分析 | 第33-41页 |
第四章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培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47页 |
一、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1-43页 |
(一) 新录用公务员的心理感知水平低 | 第41-42页 |
(二)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的不稳定 | 第42页 |
(三) 政府组织进行心理契约培育的观念淡薄 | 第42-43页 |
二、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培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7页 |
(一) 政府组织与新录用公务员建立联系的方式单一 | 第43-44页 |
(二) 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三) 激励机制不健全对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培育的影响 | 第45页 |
(四) 个体因素对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培育的对策分析 | 第47-54页 |
一、 新录用公务员心理契约培育的对策 | 第47-52页 |
(一) 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47-48页 |
(二) 加强政府组织的行政文化建设 | 第48页 |
(三) 形成有效的政府内部信息共享和沟通反馈的机制 | 第48-49页 |
(四) 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 第49-51页 |
(五) 完善公务员参与管理机制 | 第51-52页 |
二、 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心理契约培育的注意点 | 第52-54页 |
(一) 注重心理契约培育的动态性 | 第52-53页 |
(二) 注重公平公正是基础 | 第53页 |
(三) 注重心理契约培育的个体差异性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和参与的课题项目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