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图目录 | 第11页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第12-13页 |
1. 选题缘起 | 第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 行政监督理论基础研究 | 第13页 |
2. 中外行政监察比较研究 | 第13页 |
3. 行政监察机制体系研究 | 第13-14页 |
4. 地方政府行政监督研究 | 第14页 |
(三) 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和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写作框架 | 第15页 |
3.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县域行政监察的界定和依据 | 第16-23页 |
(一) 县域行政监察的含义、特点 | 第16-18页 |
1. 县域行政监察的含义 | 第16-17页 |
2. 县域行政监察的特点 | 第17-18页 |
(二) 县域行政监察的依据 | 第18-23页 |
1. 县域行政监察的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2. 县域行政监察的法律依据 | 第20-23页 |
二、X县行政监察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23-32页 |
(一) 行政监察体制不健全 | 第23-27页 |
1. 行政监察主体权威性不高,缺乏独立自主性 | 第23-24页 |
2. 监察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整体协调性 | 第24-25页 |
3. 行政监察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 | 第25-26页 |
4. 对“一把手”监督制度不完善 | 第26-27页 |
(二) 行政监察的机制不完善 | 第27-29页 |
1. 缺乏统一监督标准 | 第28页 |
2. 行政监察结果和过程的不透明不公开 | 第28-29页 |
3. 对监察对象无法做到一视同仁 | 第29页 |
(三) 行政监察队伍建设滞后 | 第29-32页 |
1. 行政监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 第29-30页 |
2. 行政监察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 第30-32页 |
三、改进县域行政监察工作的举措探讨 | 第32-42页 |
(一) 完善行政监察体制机制 | 第32-37页 |
1. 加强权力优化和制约,健全行政监察体制 | 第32-34页 |
2. 强化“一把手”的监督,消除行政监察的短板 | 第34-37页 |
(二) 着力加强行政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 第37-39页 |
1. 以思想建设为根本,引导监察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 | 第37-38页 |
2. 以能力建设为关键,不断提高科学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 第38页 |
3. 以培训交流为手段,不断提高监察干部队伍的实际工作能力 | 第38-39页 |
(三) 创新行政监察方式 | 第39-42页 |
1. 电子监察系统化 | 第39-40页 |
2. 治庸问责常态化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