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山东昌乐县“大跃进”运动及生产救灾研究(1957-1962)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言第9-17页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的缘起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0-15页
        (一) “大跃进”运动研究第10-12页
        (二) “大饥荒”研究第12-15页
        (三) 昌乐县及昌潍地区的“大跃进”运动、“大饥荒”研究第15页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5-17页
        (一) 研究思路第15-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页
        (三)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一章 昌乐县“大跃进”运动前的经济政治形势第17-24页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前昌乐县的经济形势第18-20页
    第二节 “大跃进”运动前昌乐县的政治形势第20-24页
第二章 昌乐县“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第24-51页
    第一节 农业“大跃进”第24-35页
        一、兴修水利第24-28页
        二、养猪积肥第28-30页
        三、深翻密植第30-32页
        四、农业产量浮夸第32-35页
    第二节 工业“大跃进”第35-43页
        一、大炼钢铁运动第36-40页
        二、大搞县社工业第40-41页
        三、技术革命运动第41-43页
    第三节 生产关系“大跃进”第43-48页
        一、小社并大社第43-44页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44-48页
    第四节 卫生“大跃进”第48-51页
        一、爱国卫生突击月第49页
        二、爱国卫生7日苦战运动第49-51页
第三章 昌乐县“大跃进”运动的后果第51-63页
    第一节 农业减产,农民口粮不足第51-56页
        一、农业减产第51-53页
        二、农民口粮不足第53-56页
    第二节 干部作风问题严重第56-60页
        一、干部特殊化第57-58页
        二、打人成风第58-60页
    第三节 人口非正常死亡第60-63页
第四章 昌乐县的生产救灾及特点第63-101页
    第一节 生产救灾举措第63-90页
        一、政府的救灾举措第63-88页
            (一) 拨发救灾粮款第63-64页
            (二) 减免粮食征购及农业税第64-65页
            (三) 低标准、瓜菜代第65-70页
                1、降低口粮标准第66-67页
                2、“保命瓜”第67-69页
                3、代食品第69-70页
            (四) 贯彻“十二条”和“农业六十条”第70-83页
                1、解散公共食堂第71-72页
                2、恢复自留地第72-73页
                3、发展副业第73-75页
                4、退赔第75-78页
                5、保护发展耕畜第78-79页
                6、增加农业劳动力第79-81页
                7、恢复集市贸易第81-83页
            (五) 改变农村基本核算单位第83-88页
                1、小队平均20户第84-86页
                2、大包干第86-88页
        二、民间的自救措施第88-90页
            (一) “破产”度荒第88页
            (二) 小秋收运动第88-90页
    第二节 昌乐县生产救灾的成果第90-95页
        一、农业生产恢复第90-93页
        二、人口增长恢复正常第93-95页
    第三节 昌乐县生产救灾的特点第95-101页
        一、县委及公社领导尊民为民第95-99页
        二、县委及生产队执行力强第99-101页
结语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研究生阶段发表学术成果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贵州军事地理研究(1368-1644)
下一篇:抗战时期山东流亡学生内迁研究--以国立六中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