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5页 |
第一章 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7页 |
1.1 政治意识的定义及特征 | 第15-18页 |
1.1.1 政治意识 | 第15-17页 |
1.1.2 政治意识的特征 | 第17-18页 |
1.2 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特点 | 第18-19页 |
1.2.1 自主性 | 第18页 |
1.2.2 多样性 | 第18-19页 |
1.2.3 功利性 | 第19页 |
1.2.4 矛盾性 | 第19页 |
1.3 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 第19-22页 |
1.3.1 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 第20页 |
1.3.2 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是社会和谐的重点要求 | 第20-21页 |
1.3.3 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战略需要 | 第21页 |
1.3.4 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是其自身参与社会活动的必由之路 | 第21-22页 |
1.4 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基本要求 | 第22-27页 |
1.4.1 大学生政治思想培养的基本要求 | 第22-23页 |
1.4.2 大学生政治观点培养的基本要求 | 第23-24页 |
1.4.3 大学生政治态度培养的基本要求 | 第24页 |
1.4.4 大学生政治评价培养的基本要求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现状及成因 | 第27-35页 |
2.1 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现状 | 第27-31页 |
2.1.1 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成就 | 第28-29页 |
2.1.2 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不足 | 第29-31页 |
2.2 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现状成因分析 | 第31-35页 |
2.2.1 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2 学校教育的塑造 | 第32-33页 |
2.2.3 自身主动学习的成效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提升路径 | 第35-45页 |
3.1 注重大学生自我培养能力的提升 | 第35-36页 |
3.1.1 发挥大学生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主动性 | 第35-36页 |
3.1.2 提高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 第36页 |
3.2 发挥好高等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 第36-40页 |
3.2.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第37-38页 |
3.2.2 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 | 第38-39页 |
3.2.3 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 | 第39-40页 |
3.3 营造全社会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 | 第40-45页 |
3.3.1 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带头作用 | 第40-41页 |
3.3.2 消除不良社会现象带来的恶劣影响 | 第41-42页 |
3.3.3 强化新媒体建设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9-51页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第49页 |
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