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东段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化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Summary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1.2.1 空间变化与土壤氮素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土壤有机碳 | 第10-11页 |
1.2.3 土壤团聚体 | 第11页 |
1.2.4 土壤容重 | 第11-12页 |
1.2.5 土壤含水量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7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3页 |
2.2 实验样地的设置 | 第13-14页 |
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14页 |
2.4 测定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 第14-17页 |
2.4.1 土壤全氮的测定及计算 | 第14-15页 |
2.4.2 土壤水解氮的测定及计算 | 第15页 |
2.4.3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及计算 | 第15页 |
2.4.4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及计算 | 第15-16页 |
2.4.5 土壤质量含水量的测定及计算 | 第16页 |
2.4.6 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测定及计算 | 第16页 |
2.4.7 土壤容重的测定及计算 | 第16-17页 |
2.4.8 土壤团聚体的测定及计算 | 第17页 |
2.5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1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7-29页 |
3.1 空间变化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7-23页 |
3.1.1 空间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第17-21页 |
3.1.2 空间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3 空间对变化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 空间变化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23-27页 |
3.2.1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特征 | 第23-24页 |
3.2.2 土壤水解氮含量变化特征 | 第24-25页 |
3.2.3 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 第25-26页 |
3.2.4 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 第26-27页 |
3.3 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 | 第27-29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29-33页 |
4.1 空间变化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29-30页 |
4.2 空间变化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4.3 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42页 |
导师简介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