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导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概述 | 第14-19页 |
1.1 新生代农民工的涵义 | 第14-15页 |
1.2 新老两代农民工的比较 | 第15-17页 |
1.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涵义 | 第17页 |
1.4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第17-19页 |
1.4.1 解决现阶段"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 第17页 |
1.4.2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17-18页 |
1.4.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实状况所决定 | 第18页 |
1.4.4 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因素分析 | 第19-30页 |
2.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规模和途径 | 第19-21页 |
2.1.1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规模 | 第19-20页 |
2.1.2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途径 | 第20-21页 |
2.2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特征和流动新动向 | 第21-22页 |
2.2.1 就业呈现新特征 | 第21-22页 |
2.2.2 就业流动新动向 | 第22页 |
2.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2.3.1 缺乏职业技能转移培训和就业服务 | 第22-23页 |
2.3.2 就业体制不健全 | 第23-25页 |
2.3.3 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 | 第25-26页 |
2.3.4 自身素质和新就业观导致就业障碍 | 第26页 |
2.4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2.4.1 政策因素制约 | 第26-27页 |
2.4.2 制度因素制约 | 第27-28页 |
2.4.3 经济因素制约 | 第28-29页 |
2.4.4 社会历史现实因素制约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国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验及其教训 | 第30-35页 |
3.1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 第30-31页 |
3.1.1 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 第30-31页 |
3.1.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 第31页 |
3.2 国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益借鉴 | 第31-33页 |
3.2.1 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 第32页 |
3.2.2 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32页 |
3.2.3 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的培训政策 | 第32-33页 |
3.2.4 注重借助各方面的资金支持 | 第33页 |
3.3 国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训 | 第33-35页 |
3.3.1 非同步转移和兼业性 | 第33-34页 |
3.3.2 集中型转移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探索 | 第35-42页 |
4.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制度创新 | 第35-38页 |
4.1.1 加快户籍壁垒破冰进程 | 第35-36页 |
4.1.2 积极制定和完善权益保障制度 | 第36-38页 |
4.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路径选择 | 第38-42页 |
4.2.1 实施城乡就业联动的发展战略 | 第38-40页 |
4.2.2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 第40页 |
4.2.3 形成覆盖城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智能化综合服务网络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况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