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及其设计、计算论文--反应堆热工动态和计算论文

加速驱动次临界系统(ADS)原理验证装置的热工水力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2 ADS 与其他嬗变技术的比较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1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CARR 堆模型介绍第23-29页
    2.1 CARR 堆简介第23-24页
    2.2 CARR 堆冷却剂系统第24页
    2.3 CARR 堆燃料几何结构第24-28页
        2.3.1 标准燃料组件第24-26页
        2.3.2 控制棒-跟随体燃料组件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ADS 原理验证装置系统描述和计算程序第29-34页
    3.1 ADS 原理验证装置系统介绍第29-31页
        3.1.1 ADS 原理验证装置堆芯结构第29-30页
        3.1.2 ADS 原理验证装置的冷却剂系统第30-31页
    3.2 计算程序第31-32页
        3.2.1 RELAP5 系统程序第31页
        3.2.2 COBRA 子通道程序第31-32页
    3.3 计算工况第32-33页
        3.3.1 系统程序计算工况第32页
        3.3.2 子通道程序计算工况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ADS 原理验证装置系统模型和系统安全分析第34-60页
    4.1 ADS 原理验证装置系统建模第34-39页
        4.1.1 堆芯建模第34-35页
        4.1.2 衰变箱建模第35-37页
        4.1.3 主泵建模第37-38页
        4.1.4 板式换热器建模第38-39页
        4.1.5 整个系统建模结果第39页
    4.2 ADS 原理验证装置系统满功率稳态运行第39-41页
        4.2.1 程序验证第39-41页
        4.2.2 模型验证第41页
    4.3 ADS 原理验证装置切断质子束后再启动瞬态工况第41-44页
        4.3.1 切断质子束再启动瞬态简介第41-42页
        4.3.2 切断质子束再启动瞬态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2-44页
    4.4 ADS 原理验证装置功率突升瞬态工况第44-47页
        4.4.1 功率突升瞬态简介第44页
        4.4.2 未受保护瞬态超功率(引入+1$反应性)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4-46页
        4.4.3 未受保护外源加倍瞬态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6-47页
    4.5 ADS 原理验证装置失去流动瞬态工况第47-50页
        4.5.1 失去流动瞬态简介第47页
        4.5.2 失去流动瞬态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7-50页
    4.6 ADS 原理验证装置失去热阱瞬态工况第50-53页
        4.6.1 失去热阱瞬态简介第50-51页
        4.6.2 失去热阱瞬态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1-53页
    4.7 ADS 原理验证装置失去冷却剂瞬态工况第53-56页
        4.7.1 失去冷却剂瞬态简介第53页
        4.7.2 失去冷却剂瞬态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3-56页
    4.8 不同keff 的敏感性分析第56-59页
        4.8.1 断束15 再启动敏感性分析第57-58页
        4.8.2 完全失去流动敏感性分析第58-59页
    4.9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ADS 原理验证装置子通道建模和安全分析第60-72页
    5.1 ADS 原理验证装置子通道建模第60-63页
        5.1.1 ADS 原理验证装置的径向功率分布第60-62页
        5.1.2 ADS 原理验证装置的子通道模型第62页
        5.1.3 ADS 原理验证装置的子通道主要参数第62-63页
    5.2 ADS 原理验证装置子通道稳态第63-66页
    5.3 ADS 原理验证装置子通道切断质子束后再启动瞬态工况第66-68页
    5.4 ADS 原理验证装置子通道外源加倍瞬态工况第68-69页
    5.5 ADS 原理验证装置子通道失去冷却剂流量瞬态工况第69-70页
    5.6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72-75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72-73页
    6.2 论文创新点说明第73页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符号与标记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动力分离多硬币投币装置设计与优化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的光伏逆变器监测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