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论意义 | 第10-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本文框架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5-2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21页 |
2.1.1 财务分析师 | 第15-19页 |
2.1.2 盈利预测 | 第19-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2.1 有效市场假说 | 第21-22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4页 |
2.2.3 契约理论 | 第24-25页 |
2.2.4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文献综述与发展现状 | 第27-39页 |
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7-33页 |
3.1.1 有关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的研究 | 第27-30页 |
3.1.2 有关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调整的研究 | 第30-32页 |
3.1.3 有关财务分析师投资评级的研究 | 第32-33页 |
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3-35页 |
3.2.1 有关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定性研究 | 第33-34页 |
3.2.2 有关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 | 第34-35页 |
3.3 发展现状 | 第35-39页 |
3.3.1 我国财务分析师的发展历程 | 第35-37页 |
3.3.2 我国财务分析师的发展现状 | 第37-39页 |
第4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设计 | 第39-45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9-41页 |
4.1.1 信息披露质量 | 第39页 |
4.1.2 公司规模 | 第39-40页 |
4.1.3 盈亏状况 | 第40页 |
4.1.4 无形资产比重 | 第40页 |
4.1.5 可预测性 | 第40-41页 |
4.1.6 再融资 | 第41页 |
4.2 研究方法设计 | 第41-45页 |
4.2.1 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可靠性的度量 | 第41-42页 |
4.2.2 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分歧性的度量 | 第42页 |
4.2.3 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4.2.4 样本说明和数据来源 | 第43-45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分析及结果 | 第45-58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50页 |
5.1.1 初始样本对于可靠性和分歧性统计描述的结果 | 第45-46页 |
5.1.2 剔除异常值后对于可靠性和分歧性统计描述的结果 | 第46-47页 |
5.1.3 其它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 | 第47-50页 |
5.2 Pearson相关分析 | 第50-53页 |
5.3 回归分析 | 第53-55页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55-5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 | 第58-63页 |
6.1 实证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6.2 创新点及局限性 | 第59页 |
6.3 相关建议 | 第59-63页 |
6.3.1 从政府的角度规范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 | 第60页 |
6.3.2 从行业的角度规范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 | 第60-61页 |
6.3.3 从分析师自身的角度规范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 | 第61页 |
6.3.4 从投资者的角度规范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公开发表论文和科硏情况说明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