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6-14页 |
一、张澜——我国现代史上重要的民主人士 | 第6-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7-10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2-14页 |
第一章 1911—1937:以反封建为主要特征的民主政治思想 | 第14-26页 |
一、在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走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 第14-18页 |
二、主张实行地方自治,伸张民权 | 第18-21页 |
三、主张思想自由和教育的民主化 | 第21-26页 |
第二章 1937—1945:以民主与团结为主要特征的民主政治思想 | 第26-33页 |
一、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中 | 第26-27页 |
二、抗战建国的根本途径是“民主、团结、抗战” | 第27-29页 |
三、提出“结束党治,实行民主宪政” | 第29-32页 |
四、主张实行由各党各派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 | 第32-33页 |
第三章 1945—1947:以走中间路线为主要特征的民主政治思想 | 第33-42页 |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政局与中间势力的发展 | 第33-35页 |
二、张澜对民主政治的阐释 | 第35-37页 |
三、坚持走中间路线的政治主张 | 第37-42页 |
第四章 1947—1954:转向新民主主义立场的民主政治思想 | 第42-46页 |
一、民盟被迫解散与中间路线的破产 | 第42-43页 |
二、公开支持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政治主张 | 第43-44页 |
三、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协商,共建新中国 | 第44-45页 |
四、主张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8页 |
注释 | 第48-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