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其分析 | 第10-21页 |
(一)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的主要观点 | 第10-14页 |
1. 执行救济与执行监督长久并存 | 第10-11页 |
2.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明显正当性 | 第11-12页 |
3.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强大法理依据 | 第12-13页 |
4.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现实必要性 | 第13-14页 |
(二) 对主要观点的理解和分析 | 第14-18页 |
1. 对“赞成说”的理解分析 | 第14-17页 |
2. 对“反对说”的理解分析 | 第17-18页 |
(三) 司法改革下的应然性分析 | 第18-21页 |
1. 明显必要性 | 第18-19页 |
2. 明确合法性 | 第19-20页 |
3. 强烈现实性 | 第20-21页 |
二、 民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执行监督实例 | 第21-31页 |
(一) 当前民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1. 怠于职责,消极执行 | 第22页 |
2. 违反法定程序,任意执行 | 第22-23页 |
3. 该执不执,不该执强执 | 第23页 |
4. 重复执行,非法侵占当事人财产 | 第23页 |
5. 超越范围,随意查封、扣押、处分当事人财产 | 第23-24页 |
6. 违规侵害当事人或案外人的利益 | 第24页 |
7. 执行中滥用自由裁量权 | 第24-25页 |
(二) 基层执行监督开展情况的实证分析 | 第25-29页 |
1. 以沧州市检察院为例的分析 | 第25-27页 |
2. 以张家口市检察院为例的分析 | 第27-29页 |
(三) 执行检察监督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29-31页 |
1. 执行监督立法不完善,监督手段乏力 | 第29-30页 |
2. 办案数量与质量尚需进一步突破 | 第30页 |
3. 执行监督办案机制亟需进一步规范完善 | 第30页 |
4. 民行检察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30-31页 |
三、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可预方式 | 第31-38页 |
(一)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基本原则 | 第31-33页 |
1. 公益原则 | 第32页 |
2. 维护司法公正、统一原则 | 第32页 |
3. 兼顾效率、效果原则 | 第32页 |
4. 克制原则和适度监督原则 | 第32-33页 |
(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 | 第33-34页 |
1. 关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的相关学说 | 第33页 |
2.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内容 | 第33-34页 |
(三)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 第34-35页 |
1. 依法提出抗诉 | 第35页 |
2. 提出检察建议 | 第35页 |
3. 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 第35页 |
4. 移送案件线索,查办职务犯罪 | 第35页 |
(四)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 | 第35-38页 |
1. 管辖问题 | 第36页 |
2. 检察监督的保障问题 | 第36页 |
3. 检察机关内部的工作机制 | 第36页 |
4.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具体程序 | 第36-38页 |
四、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前瞻性思考 | 第38-40页 |
(一) 进一步修改完善立法 | 第38页 |
(二) 深入开展执行监督宣传工作 | 第38页 |
(三) 进一步规范执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 第38-39页 |
(四) 推动民行队伍专业化建设 | 第39页 |
(五) 健全、完善执行监督办案机制 | 第39页 |
(六) 建立与法院的协调配合机制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