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过分相暂态过程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牵引供电系统电分相概述 | 第10页 |
·电力机车过电分相过电压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电分相结构和过电分相方式 | 第13-19页 |
·常用电分相装置 | 第13-15页 |
·电分相绝缘器 | 第13-14页 |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 | 第14-15页 |
·常用过电分相方式 | 第15-18页 |
·柱上自动过分相 | 第16页 |
·车载断电自动过分相 | 第16-17页 |
·地面开关式自动过分相 | 第17-18页 |
·三种自动过分相方式比较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机车过分相过电压现象分析 | 第19-27页 |
·内部过电压的分类及成因 | 第19-23页 |
·工频过电压 | 第20页 |
·合闸过电压(操作过电压) | 第20-22页 |
·谐振过电压 | 第22-23页 |
·电力机车过电分相过程 | 第23-25页 |
·机车过分相过电压理论分析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机车过分相的数学建模和工程计算 | 第27-44页 |
·中性段的感应电压 | 第27-29页 |
·机车过分相过程的数学建模 | 第29-37页 |
·机车进中性段过渡过程数学分析 | 第29-35页 |
·机车在中性段上运行过程的数学分析 | 第35-36页 |
·机车出中性段过渡过程数学分析 | 第36-37页 |
·机车过分相过程的工程计算 | 第37-43页 |
·基本参数计算 | 第37-40页 |
·中性线感应电压的计算 | 第40页 |
·机车进入中性段的工程计算 | 第40-42页 |
·机车离开中性段的工程计算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机车过分相暂态过程仿真 | 第44-49页 |
·机车进入中性段暂态过程分析 | 第44-46页 |
·机车离开中性段暂态过程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机车过分相过电压抑制研究 | 第49-56页 |
·RC保护装置分析 | 第49-52页 |
·RC保护装置原理 | 第49-50页 |
·RC保护装置作用的仿真 | 第50-52页 |
·机车高压互感器加装保护装置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7章 动车组CRH过电分相过电压仿真分析 | 第56-63页 |
·CRH型机车过分相等效参数 | 第56页 |
·CRH型机车过分相过程电磁暂态仿真 | 第56-62页 |
·两供电臂夹角120度 | 第57-59页 |
·两供电臂夹角90度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