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5页 |
1.1 引言 | 第12-14页 |
1.2 双圆盾构工法的特点及技术难点 | 第14-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32页 |
1.3.1 对管片同步注浆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3.2 对土体扰动的研究现状 | 第23-32页 |
1.3.3 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32页 |
1.4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32-33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2章 双圆盾构隧道管片同步注浆作用机理研究 | 第35-54页 |
2.1 引言 | 第35页 |
2.2 管片同步注浆工艺概述 | 第35-38页 |
2.2.1 注浆材料 | 第35-38页 |
2.3 牛顿流体注浆扩散模型理论在双圆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 第38-46页 |
2.3.1 双圆盾构隧道牛顿流体注浆扩散模型的建立 | 第38-44页 |
2.3.2 算例分析 | 第44-46页 |
2.4 非牛顿流体注浆扩散模型理论在双圆盾构隧道施工中的研究 | 第46-52页 |
2.4.1 双圆盾构隧道非牛顿流体注浆扩散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2.4.2 算例分析 | 第49-5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引起的土体三维变形研究 | 第54-71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土体扰动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5页 |
3.3 不同扰动因素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 | 第55-65页 |
3.3.1 正面附加推力作用 | 第58-59页 |
3.3.2 侧摩阻力作用 | 第59页 |
3.3.3 盾尾注浆作用 | 第59-60页 |
3.3.4 刀盘与土体之间摩擦作用 | 第60-62页 |
3.3.5 土体损失作用 | 第62-65页 |
3.4 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 | 第65-69页 |
3.4.1 土体变形计算公式 | 第65页 |
3.4.2 算例分析 | 第65-6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引起的土体附加应力研究 | 第71-84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土体扰动附加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72-75页 |
4.3 不同扰动因素引起的土体附加应力计算 | 第75-82页 |
4.3.1 正面附加推力作用 | 第75-76页 |
4.3.2 侧摩阻力作用 | 第76-77页 |
4.3.3 盾尾注浆作用 | 第77-78页 |
4.3.4 土体损失作用 | 第78-82页 |
4.4 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引起土体的附加应力计算 | 第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对地下构筑物的影响分析 | 第84-104页 |
5.1 引言 | 第84-85页 |
5.2 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对邻近地下管线的附加应力分析 | 第85-93页 |
5.2.1 力学模型及假定 | 第85-87页 |
5.2.2 算例分析 | 第87-93页 |
5.3 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对邻近桩基的附加应力分析 | 第93-98页 |
5.3.1 力学模型及假定 | 第93-94页 |
5.3.2 算例分析 | 第94-98页 |
5.4 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对邻近既有隧道的附加应力分析 | 第98-102页 |
5.4.1 力学模型及假定 | 第98-100页 |
5.4.2 算例分析 | 第100-10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6章 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对邻近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 第104-118页 |
6.1 引言 | 第104页 |
6.2 MIDAS程序介绍 | 第104-107页 |
6.2.1 MIDAS/GTS程序简介 | 第104-105页 |
6.2.2 MIDAS/GTS操作流程 | 第105-106页 |
6.2.3 MIDAS/GTS主要分析功能 | 第106-107页 |
6.2.4 MIDAS/GTS荷载条件 | 第107页 |
6.3 双圆盾构对邻近十字交叉梁基础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数值模拟 | 第107-117页 |
6.3.1 模型建立及参数取值 | 第107-109页 |
6.3.2 双圆盾构法隧道施工过程实现 | 第109-110页 |
6.3.3 标准工况分析(L=0m) | 第110-114页 |
6.3.4 水平位置改变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4-116页 |
6.3.5 建筑物安全性判断 | 第116-11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18-121页 |
7.1 结论 | 第118-119页 |
7.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3页 |
作者简介 | 第13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33-137页 |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目录 | 第137-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