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17-18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8-20页 |
2.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20-27页 |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理论 | 第20-23页 |
·贸易溢出效应 | 第20页 |
·金融溢出效应 | 第20-22页 |
·季风效应 | 第22页 |
·净传染效应 | 第22-23页 |
·经济全球化理论 | 第23-27页 |
·国际分工和国际价值理论 | 第23-24页 |
·比较利益理论 | 第24-25页 |
·战略性贸易理论 | 第25-27页 |
3.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 第27-39页 |
·此次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 第27-30页 |
·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 第28-29页 |
·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 第29-30页 |
·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的途径 | 第30-33页 |
·需求传导 | 第31-32页 |
·汇率传导 | 第32页 |
·价格传导 | 第32-33页 |
·贸易保护主义 | 第33页 |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 第33-39页 |
·国际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使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明显下降 | 第33-34页 |
·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利润下降,出口产品优势降低,国际竞争力削弱 | 第34-36页 |
·加工贸易企业流动性风险加大 | 第36-37页 |
·企业出口坏账增加,损失惨重 | 第37页 |
·贸易摩擦与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 第37-39页 |
4.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9-47页 |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39-40页 |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40-43页 |
·首先对我国月度出口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 | 第41-42页 |
·对美国居民收入的单位根检验 | 第42-43页 |
·变量的协整检验 | 第43-45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5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5. 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 第47-59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 第47-52页 |
·开放式的保护贸易政策--1978-1992年 | 第48页 |
·呈贸易自由化态势的保护贸易政策--1992-2001年 | 第48-49页 |
·WTO规则下更加宽松化的对外贸易政策--2001年至今 | 第49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49-51页 |
·解决之道: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良性、动态调整、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 第51-52页 |
·政府层面的策略 | 第52-54页 |
·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 第52-53页 |
·应稳定人民币汇率,给出口企业以喘息之机 | 第53页 |
·主动防范贸易保护主义,鼓励和支持以投资带动贸易的形式开拓国际市场 | 第53-54页 |
·加强内外经济和贸易政策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 第54页 |
·企业层面的策略 | 第54-59页 |
·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 第54-55页 |
·加快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 第55-56页 |
·做强品牌转攻内销市场的策略 | 第56-57页 |
·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收汇风险,增强出口企业自身风险控制能力 | 第57-59页 |
6.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