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思路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3-15页 |
一、 定性分析法 | 第13页 |
二、 定量分析法 | 第13-14页 |
三、 调查分析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农村金融发展及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第一节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一、 农业信贷补贴论 | 第15页 |
二、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15-16页 |
三、 不完全竞争理论 | 第16页 |
四、 局部知识论 | 第16页 |
第二节 金融组织创新理论 | 第16-17页 |
一、 宏观金融组织服务创新理论 | 第16页 |
二、 微观金融组织服务创新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 | 第17页 |
第四节 金融服务营销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国内外金融服务对云南农村信用社服务体系构建启示 | 第19-23页 |
第一节 国外金融服务经验启示 | 第19-20页 |
一、 日本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及其启示 | 第19页 |
二、 美国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及启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国内部分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模式及其启示 | 第20-23页 |
一、 国内农村信用社部分金融服务模式及特点 | 第20-22页 |
二、 国内部分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模式的几点启示 | 第22-23页 |
第四章 云南农户信贷需求分析 | 第23-37页 |
第一节 农户信贷需求的理论分析 | 第24-28页 |
一、 农户收入、支出分析 | 第24-25页 |
二、 农户信贷需求的产生 | 第25-27页 |
三、 农户信贷需求分类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农户信贷需求的实证分析 | 第28-34页 |
一、 农户收入差异分析 | 第29-31页 |
二、 农户信贷需求差异分析 | 第31-33页 |
三、 农户贷款来源与贷款额度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农户信贷需求特点 | 第34-37页 |
一、 差异性和层次性 | 第34-35页 |
二、 小规模性和分散性 | 第35页 |
三、 季节性和及时性 | 第35-36页 |
四、 信用性和便捷性 | 第36-37页 |
第五章 云南农村信用社供给现状与瓶颈分析 | 第37-50页 |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现状 | 第37页 |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问题 | 第37-46页 |
一、 存贷款问题 | 第37-40页 |
二、 农户反映的基本问题 | 第40-42页 |
三、 金融服务问题的基本成因 | 第42-46页 |
第三节 进一步提升云南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的几点思考 | 第46-50页 |
一、 重视农村信用社联合 | 第46页 |
二、 增加投入力度,创新金融产品 | 第46-47页 |
三、 改变服务理念 | 第47-48页 |
四、 注重对体制的研究 | 第48页 |
五、 创建企业的文化,树立“品牌”的意识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 第50-58页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50-54页 |
一、 我国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具有多种不同的特征并且呈不同的发展趋势 | 第50-51页 |
二、 我国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信贷资金总量不足并且结构错位 | 第51-52页 |
三、 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解决当前农村信贷资金供需失衡的重要举措 | 第52-53页 |
四、 小额信贷模式在实践中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 第53-54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及对策建议 | 第54-58页 |
一、 加强法制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法制环境 | 第54页 |
二、 加强政府监管,有效化解和防范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中的系统风险 | 第54-55页 |
三、 加强财政扶持,构建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信用环境 | 第55-56页 |
四、 完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有效防化信贷风险 | 第56页 |
五、 简化信贷手续,创新信贷模式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