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社区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以长沙市志愿者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目的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11-20页
        一、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历程第11-13页
        二、对志愿者内涵的研究第13-15页
        三、对志愿服务动机的研究第15-18页
        四、对志愿者激励问题的研究第18-20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1页
        一、研究思路第20-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页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1-23页
        一、研究创新点第21-22页
        二、研究的不足第22-23页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第23-28页
    第一节 概念辨析第23-24页
        一、社区志愿者第23页
        二、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第23-24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4-28页
        一、需求层次理论第24-25页
        二、双因素理论第25-27页
        三、以上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第27-28页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8-52页
    第一节 社区志愿者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第28-34页
        一、社区志愿者调查样本基本特征分析第28-32页
        二、社区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情况分析第32-34页
    第二节 社区志愿者的参与志愿服务动机分析第34-43页
        一、社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机描述性分析第34-39页
        二、社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第39-42页
        三、社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障碍性因素分析第42-43页
    第三节 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的激励方式分析第43-46页
        一、物质性激励第43-44页
        二、精神性激励第44-45页
        三、发展性激励第45页
        四、保障性激励第45-46页
    第四节 社区志愿者对现行激励机制的态度分析第46-52页
        一、社区志愿者对激励的需求分析第46-48页
        二、社区志愿者对现行激励机制的评价分析第48-52页
第四章 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52-59页
    第一节 保健因素的缺失,引起社区志愿者的不满第52-54页
        一、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第52-53页
        二、社区志愿者基本权益难以保障第53-54页
    第二节 激励因素的不足,难以调动社区志愿者的积极性第54-57页
        一、社会志愿精神缺失、社区志愿者社会地位低第54-55页
        二、社区志愿者技能培训不足、发展性激励缺失第55-57页
    第三节 现有激励机制带来的问题第57-59页
        一、保健和激励因素的不足,难以满足社区志愿者的需求第57页
        二、激励效率低下,制约志愿行为的可持续性第57-59页
第五章 完善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第59-65页
    第一节 落实保健因素,保障社区志愿者的基本需求第59-61页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第59-60页
        二、注重社区志愿者的权益保障第60-61页
    第二节 充实激励因素,满足社区志愿者的高层次需求第61-63页
        一、弘扬志愿精神、提高社区志愿者社会地位第61-62页
        二、加强社区志愿者专业培训,注重发展性激励的运用第62-63页
    第三节 构建多元化、针对性的社区志愿者激励体系第63-65页
        一、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志愿者激励体系第63页
        二、建立有针对性的社区志愿者激励体系第63-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60度考核在R县地方税务局公务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残疾儿童康复政策梳理及实施状况研究--2001年至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