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9页 |
1.1 焦化废水简介 | 第13-15页 |
1.1.1 焦化废水概况 | 第13页 |
1.1.2 焦化废水的主要来源 | 第13页 |
1.1.3 焦化废水的危害 | 第13-14页 |
1.1.4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2 近年来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所取得的进展 | 第15-21页 |
1.2.1 吸附法 | 第16-18页 |
1.2.2 光催化臭氧氧化法 | 第18-19页 |
1.2.3 超临界水氧化法 | 第19页 |
1.2.4 混凝沉淀法 | 第19-20页 |
1.2.5 膜分离法 | 第20-21页 |
1.2.6 萃取法 | 第21页 |
1.3 吸附基本理论 | 第21-35页 |
1.3.1 吸附现象与类型 | 第21-22页 |
1.3.2 吸附剂 | 第22-25页 |
1.3.3 吸附平衡与吸附速度 | 第25-29页 |
1.3.4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 | 第29-32页 |
1.3.5 解吸 | 第32页 |
1.3.6 吸附动力学 | 第32-35页 |
1.4 半焦的吸附性能 | 第35-37页 |
1.4.1 半焦简介 | 第35页 |
1.4.2 影响半焦吸附性能的因素 | 第35-37页 |
1.5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7-39页 |
第二章 半焦的活化与改性 | 第39-48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39-40页 |
2.1.3 半焦的活化及改性 | 第40-41页 |
2.2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 第41-48页 |
2.2.1 原料半焦的分析 | 第41-43页 |
2.2.2 活化方法的对半焦的影响 | 第43-46页 |
2.2.3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半焦吸附处理焦化废水实验研究 | 第48-57页 |
3.1 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7页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8-49页 |
3.2.2 实验内容 | 第49-51页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3.2.4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活化半焦对焦化废水的吸附实验 | 第57-67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7-58页 |
4.1.2 吸附试验 | 第58-60页 |
4.2 单个因素对吸附结果的影响与讨论 | 第60-67页 |
4.2.1 活化半焦投加量的确定 | 第61-62页 |
4.2.2 最佳pH值得确定 | 第62-63页 |
4.2.3 最佳搅拌时间的确定 | 第63页 |
4.2.4 最佳温度的确定 | 第63-64页 |
4.2.5 溶液盐度对活化半焦吸附的影响 | 第64-65页 |
4.2.6 结果与讨论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活化半焦对焦化废水的动力学、热力学研究 | 第67-75页 |
5.1 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 第67-68页 |
5.1.1 Lagergren准一级吸附速率方程式 | 第67-68页 |
5.1.2 Lagergren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式 | 第68页 |
5.2 吸附热力学 | 第68-70页 |
5.2.1 Frecndlich方程 | 第68-69页 |
5.2.2 Langmuir方程 | 第69页 |
5.2.3 BET公式 | 第69-70页 |
5.3 活化改性半焦对焦化废水中COD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 第70-71页 |
5.4 活化改性半焦对焦化废水中COD的热力学研究 | 第71-74页 |
5.5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半焦的热再生 | 第75-79页 |
6.1 再生原理 | 第75-77页 |
6.2 再生炉 | 第77页 |
6.3 再生副产物 | 第77-79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