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下位煤开采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降情况的相似模拟研究 | 第19-37页 |
2.1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的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1.1 相似模拟基本理论 | 第19页 |
2.1.2 相似模型的优点 | 第19-20页 |
2.2 模型的制作 | 第20-27页 |
2.2.1 实际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2.2.2 实验模型的设计 | 第21-25页 |
2.2.3 观测点的设置 | 第25-27页 |
2.3 下位煤采动引起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陷规律 | 第27-37页 |
2.3.1 覆岩移动规律 | 第27-29页 |
2.3.2 地表移动规律 | 第29页 |
2.3.3 下位煤采动引起覆岩移动的研究 | 第29-31页 |
2.3.4 下位煤采动引起地表变形的研究 | 第31-35页 |
2.3.5 地表变形的稳定时间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采空区上部残煤上行开采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降情况的相似模拟研究 | 第37-45页 |
3.1 采空区上部残煤上行开采的相似模拟 | 第37-39页 |
3.1.1 上位煤概况 | 第37-38页 |
3.1.2 上位煤开采的测点布置 | 第38-39页 |
3.2 上位煤采动覆岩垮落过程和移动研究 | 第39-40页 |
3.3 上位煤采动地表的变形规律 | 第40-43页 |
3.4 地表的沉降的稳定时间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大埋深残煤复采采空区地表沉降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45-69页 |
4.1 数值模型的设计与求解 | 第45-49页 |
4.1.1 FLAC概述 | 第45页 |
4.1.2 FLAC 3D的特点 | 第45-46页 |
4.1.3 本构关系的分析 | 第46-48页 |
4.1.4 FLAC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4.2 残煤复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 第49-69页 |
4.2.1 下位煤数值分析 | 第49-55页 |
4.2.2 上位煤不同推进距离的数值分析 | 第55-61页 |
4.2.3 上位煤不同采深的数值分析 | 第61-69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